
From Coverstory
看封面說故事
有調查顯示,中國億萬身價高凈值人士平均年齡51歲。這意味著,財富的傳承,企業的接班,大部分都將在未來10-15年內完成。普華永道(蘇黎世)國際私人財富部合伙人Andri Manatschal認為,高凈值人士的退休安排需要一個整體的計劃,這不僅因為退休涉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而且會對其個人財產帶來復雜的法律和稅務影響。經驗表明,通常需要提前2-3年開始安排,才能形成一個完善的退休計劃。
上期封面雜志《全球樂退,起點站》從退休資產保障方面給出了建議。信托猶如財富的“保險箱”。富人利用信托將資產平穩地交給下一代,并大幅減少遺產稅。通過信托進行財富傳承,可以達到優化稅收的目標。中國富人若有意到海外退休,為應付日益復雜的國際稅收環境,信托更是不可多得的資產保全工具。通過離岸信托,不僅能達到稅務方面的合規與優化,更重要是實現財富保全與傳承。當然,信托亦并非萬能。信托設計講究時機,如果在不恰當的時間節點上成立的信托,可能達不到資產保護的效果。
Insider
有問必答
超高凈值人群退休資產增值面臨挑戰
Q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怎樣實現退休資產的穩健增值?
A 如何讓資產穩健增值,是當前全球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多數經濟體都實行極端的低利率,給退休提出了巨大的難題。為了讓資產穩健增值,過去,人們通常配置波動性較低的固定收益產品,以產生合理的現金流,覆蓋退休支出。然而,今天任何能夠產生足夠回報的途徑都必須承擔更多風險,這不一定符合退休人士的風險偏好。假設低利率環境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評估以及了解所需承擔投資風險就顯得非常重要。
管理退休資產需要一個精準的風險評估體系。與此同時,通貨膨脹并沒有消失,貨幣的購買力還在縮水,雖說幅度小,但負的實際利率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可以選擇防御性強的紅利股,投資非周期產業,也可以通過出售期權等衍生策略獲得收益。
Communication
讀者來信
克萊因瓶
互聯網“連接一切”是一支神奇的藥劑,滲透在各個領域并發生著微妙的化學反應,而其中反應最激烈的正是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求合體”的新維度》一文,讓我們看到了一些P2P和股權眾籌平臺正努力轉型涉足“投行”業務,產品可謂是五花八門,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之下,這也是大勢所趨,但投資者也需要謹慎看待,一方面在于其專業性不足,另一方面是政策風險較高,尤其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清理整頓,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應盡量多地了解平臺和項目,選擇自身熟悉的領域進行理性投資。
擾人安
成功企業的發展之路,或多或少都有些相似。《特斯拉—汽車界的蘋果?》講述了特斯拉Model 3的出現所引發的現象與iPhone現象相似的原因:順應時勢、成為新形勢下的領跑者、有獨具一格的領導者。對于想要基業長青的企業來說,這三點缺一不可。特別是在智能化、網絡化迅速發展的時代,領導者要富有遠見,精準地把握時代脈絡,實時調整企業發展方向,爭取成為新領域的開拓者。
溫柔恣意
這波房價大漲我是深有感觸,今年年初跟先生領證,急著看房。春節前在北京五環外相中一套合適的兩居,想春節后等雙方父母一同看后再做決定,結果,沒幾周的時間,房子就漲了40萬,超出預算!目前還沒買,繼續觀望中,看了《央行放水,一二線房價高燒難退》這篇文章,感覺以后還是要多關注宏觀政策,在適當時期下手,個人消費周期得順應經濟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