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候干燥,霧霾嚴(yán)重,很多人都出現(xiàn)了咳嗽、咽喉不舒服、嗓子干痛等情況,那么,我們怎么從食療上改善呢?
梨子和貝母,是咽喉的好朋友。本刊編輯為大家普及一下這兩種藥食同源的中藥。
貝母有兩種,一名川貝母,又名青貝、尖貝,一名浙貝母,又名大貝、象貝。中醫(yī)認(rèn)為,川貝母性涼,長于潤肺化痰,多用于肺虛久咳、痰少咽燥等癥;浙貝母苦寒較重,長于清火散結(jié),多用于外感風(fēng)熱或痰火郁結(jié)所致的咳嗽、瘡癰腫毒等。藥理研究表明,貝母含有多種生物堿,能擴(kuò)張支氣管平滑肌,減少氣管分泌,主要功效為鎮(zhèn)咳、祛痰,并有擴(kuò)大瞳孔,降低血壓,興奮子宮的作用。
梨性味甘、微酸、涼,歸肺、胃經(jīng),有潤肺消痰,清熱生津之功,適用于熱咳或燥咳、熱病津傷,或酒后煩渴、消渴等。藥理研究表明,梨果肉中含有配糖體及鞣酸等,有潤肺、止咳、化痰、養(yǎng)血等功效,肺結(jié)核、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慢性支氣管炎引起的咽干喉疼、音喑痰稠、便秘尿赤等,常食梨能緩解病狀,促進(jìn)痊愈。梨有降壓、鎮(zhèn)靜作用,肝陽上亢或肝火上炎型高血壓和心臟病者常食梨可使血壓下降,頭暈、目眩、心悸等癥消失。梨有促進(jìn)胃酸分泌,保肝助消化和增進(jìn)食欲等作用,肝炎、肝硬化患者常食梨可使食欲增強(qiáng),精神轉(zhuǎn)佳。
現(xiàn)介紹三則貝母雪梨類食療藥膳方,供選用。
貝母蒸梨:川貝粉5 克,大雪梨1 個(gè),冰糖適量。將雪梨洗凈,切塊,與川貝、冰糖同入碗中,隔水蒸熟服食,每日一兩次。可化痰止咳。適用于痰熱咳嗽。
川貝雪梨膏:川貝母、百合、款冬花各15 克,麥門冬25 克,雪梨1000 克,蔗糖適量。將雪梨榨汁備用,梨渣同諸藥水煎兩次,二液合并,兌入梨汁,文火濃縮后納入蔗糖,煮沸即成。每次15 克,每日兩次,溫開水沖飲或調(diào)入稀粥中服食。可潤肺止咳,生津利咽。適用于陰虛肺熱、咳嗽、喘促、口燥咽干。
川貝雪梨豬肺湯:豬肺半個(gè),川貝母15 個(gè),雪梨4 個(gè)。豬肺切厚片,泡水中用手?jǐn)D洗干凈,放入開水中煮5 分鐘,撈起過冷水,滴干水。雪梨洗凈,連皮切四塊,去核,川貝母洗凈。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nèi),武火煮沸后,文火煲兩三個(gè)小時(shí),調(diào)味食用。可潤肺化痰止咳。適用于燥熱傷肺,癥見咳嗽痰稠、咯痰不易、咽干口渴。亦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等屬肺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