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說趁新鮮的時候趕快吃,總覺得食物越新鮮越好。但是,有些食物偏偏不走尋常路,越新鮮的時候越有毒,而且還會導致很多的營養成分丟失。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食物吧!
鮮木耳
鮮木耳里面含有一種叫“卟啉”的特殊成分。卟啉是一種光感物質,人在食用鮮木耳之后,經過太陽的照射,就會引發植物日光性皮炎,還可能引起皮膚瘙癢,皮膚 暴露部分出現紅腫、癢痛的癥狀。而干木耳是經曝曬處理的成品,在曝曬過程中會分解大部分卟啉,食用前又經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余毒素會溶于水,使水發的干木耳無毒。需要注意的是,浸泡干木耳時需多換幾次水。
鮮黃花菜
盡量避免食用鮮黃花菜。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經腸道吸收后可在體內轉變成有毒物質,引起食用者中毒。相比之下,干制黃花菜在制作的過程中經過水蒸氣熏蒸、晾曬等工序,能夠去除大部分的秋水仙堿,更加安全。如果吃鮮黃花菜,一定要先經過焯水、泡煮等過程,干黃花菜在食用前最好也要浸泡一下。
鮮腌菜
新鮮蔬菜都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在鹽腌過程中,它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濃度達到一個高峰之后,亞硝酸鹽又漸漸被細菌所利用或分解。而亞硝酸鹽有一定的致癌性。一般來說,腌菜中亞硝酸鹽最多的時候出現在開始腌制以后的兩三天到十幾天之間。因此,腌菜最好要在腌制二十天以后再吃。
桶裝水
市場上銷售的桶裝水,不論是蒸餾水、礦泉水及其他純凈水,在裝桶前大多要用臭氧做最后的消毒處理,因此在剛灌裝好的桶裝水里都會含有較高濃度的臭氧。對人而言臭氧是有毒物質,如果你趁新鮮喝桶裝水,無疑會把毒物攝入體內。若將這些桶裝水放置1~2天,臭氧會自然消失。
新茶
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最新鮮的茶葉的營養成分不一定是最好。因為所謂的新茶是指剛剛采摘下來,并且沒有一個月的茶葉。由于這些茶葉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擱置, 有些對身體健康有危害的物質,如多酚類物質、醇類物質和醛類物質等,都還沒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長時間喝新茶,有可能出現腹瀉、腹脹等不舒服的反應。太新鮮 的茶葉對更年期病人來說更不好,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潰瘍的老年患者,更不適合喝新茶。新茶會刺激他們的胃黏膜,產生藥物腸胃不適,甚至會 加重病情。
鮮海蜇
新鮮海蜇含有的水分特別多,皮體比較厚實,還含有毒素。只有經過食鹽加明礬鹽的反復清洗,才能使鮮海蜇脫水,這樣才能讓海鮮蜇中的毒素隨水排干凈。海蜇呈淺紅或淺黃色,厚薄均勻且有韌性,用力擠也擠不出水,這種海蜇方可食用。人們到海蜇產地旅游,會遇到兜售不經處理或只經1~2次鹽漬處理的海蜇,千萬不要去品嘗或選購。
以上這些食物為什么不能鮮著吃你都了解了嗎?只是自己知道還不夠哦!趕快把它們分享給你的朋友或家人吧!為他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