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秋收行情,還沒開始似乎就已經結束了。回顧近9個月來的市場行情,可謂是跌宕起伏,令人唏噓。其間,A股市場經歷了兩次熔斷,上證指數下跌超過10%,基金表現也受到拖累。為便于說明問題,我們以截至8月31日收盤的各項數據,推出最新最全的基金排行榜,為您揭示公募基金近大半年來的投資業績。
股票型:平均倉位高達86%,收益墊底
自2015年中A股市場大幅下跌,受其影響2016年初到現在A股市場表現并不如意,據統計自年初截止到8月31日滬指累計跌幅達13.67%,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為-8.23%,但也不乏一些基金表現較為突出,我們統計自年初到8月末的凈值增長進行詳盡的分析。
收益最高的股票型公募基金是國泰大健康,截止到8月31日凈值增長率達30%。持倉在5%以上的股票有安潔科技、中金環境、中航光電、欣旺達,其中中金環境表現較好,近期股價已創歷史新高。根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股災滬指達到最低點日期為1月27日,而此只基金成立日期為2016年2月3日,正好成立在滬指最低點附近,可見此只基金對大盤底部判斷得十分準確。從持倉來看主要投資板塊大部分為制造業,少部分為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板塊同期上漲18%較優于大盤,但其增長率達30%可見選股能力較強。
從整體看增長率前十的股票型公募基金大多集中在消費、環保、滬港通概念,都是今年表現較為突出的板塊。其中還有一只為量化基金,通常量化基金多出現在t+0的期貨外匯等市場,但由于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和科技的發展也逐步出現投資于股票市場的量化基金。由于量化基金是基于計算機語言編譯執行,所以可以克服大多數由于主觀判斷而造成的失誤,因此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股票市場中的量化基金也會大規模出現。
據Wind數據顯示,2016年成立的69只股票型基金中還有6只為量化基金并且全部取得正收益。還有6只基金是2016年新成立的,其余4只均為2015年末成立。可以看出今年基金成立時間的選擇對收益影響十分巨大。
我們再來看一下收益排名在后十的基金。平均收益為-25%。行業方面主要集中于互聯網、制造業,由于TMT概念在2015年大牛市中漲幅過大,以至于在股災中回調的幅度也是相當大的,進而導致投資于相關概念板塊的基金表現較差。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這些基金成立時間都較早,大部分都歷經3次股災。由于股災期間的持倉被深度套牢,可動用倉位有限操作上比較被動,可能也是基金表現較差的重要原因。
根據Wind數據顯示,中銀新動力持倉較多的為美盛文化、興民智通、當代明誠、萬家文化、天音控股,其中興民智通于5月12日停牌,其余幾只基金在今年表現也較差,其中當代明誠今年跌幅近44%。
混合型:表現一般,前列者得益于巨額贖回
混合型基金上半年平均增長率為-3.6%,第一名的國泰濃益C年初到8月31日凈值增長率高達94%,回頭看凈值曲線在4月18日收益率從0.08%增長至90.72%。這是由于在4月18日基金份額出現了巨額的贖回,根據規定客戶贖回基金份額所收取的手續費充當剩余份額的收益。從基金規模上也可以看出此基金在上半年遭到了巨額的贖回,截至6月30日基金份額僅剩0.01億份,接近清盤。
同樣的,國泰安康養老定期支付C也在5月18日遭遇大規模贖回。易方達新益E也在3月2日、金鷹保本混合于8月1日、光大欣鑫A于2月18日、鵬華弘盛C于3月1日、易方達新享A于2月1日、國聯安鑫享C于4月5日、光大睿鑫A于2月29日也都遭遇大規模贖回。很有可能是短時間內打新資金大規模進出、贖回費用計入基金財產導致的,并非是基金經理管理水平有多么“高超”。如此非常規的凈值高增長背后,反而是基金面臨的大額贖回、剩余基金份額規模較小的境況。
但其中前海開源金銀珠寶增長率則為實際業績增長,由于此基金大多數倉位配置,于貴金屬板塊,根據Wind數據顯示,其中倉位較大的為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山東黃金、中金黃金、紫金礦業,其中由于上半年金價大幅上漲使得山東黃金在年內漲幅高達99.7%,股價接近翻倍,并且由于上半年資本市場對鋰電池概念的炒作,贛鋒鋰業漲幅也超過40%,使得此只基金取得29%的收益,大幅領先于同類產品。
混合型基金后十名平均增長率為-34.8%表現差于股票型基金,由于基金中配置的股票份額較大、配置債券較少,導致在1月股災中虧損嚴重。同時也反映出混合型基金在風險控制上的缺陷。從2016年初到8月31日為止新成立的混合型基金有472只,而股票型基金僅有73只。由于2015年股災股市賺錢效應減小,和監管層新規:股票型基金最低倉位由之前的最低60%升高至80%,使得大部分基金公司選擇成立混合型基金而不成立股票型基金。但大部分混合型基金是由之前的股票型基金轉型而來或者由先前的股票型基金經理管理,以至于操作風格與股票型基金接近,配置相當高倉位的股票而債券幾乎不進行配置,因此在上半年股市動蕩的情況下,高倉位的混合型基金表現普遍欠佳。
根據Wind數據顯示,大成消費主題基金有接近9%倉位為暴風集團,寶通科技、順網科技、當代明誠的所持倉位也超過了 7%,由于重倉的暴風集團自年初到現在跌幅達38.95%、當代明誠跌幅也達34%、其余重倉股票跌幅也均超過20%,導致大成消費主題基金表現差強人意。
債券型:整體良好,可轉債基金損失慘重
由于股市動蕩和資產荒不斷加劇,機構資金不斷從打新策略混合型基金中撤出,大舉進入債券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中機構投資者占比高達73%。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1.67%,表現好于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但較去年同期相差較大。由于0-200%的債券杠桿操作使得基金經理的投資持倉更加靈活,因而債券型基金在年內表現較為穩定。其中德邦新添利C、嘉實穩定純債增長率較高,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其原因同樣是由于基金被大規模的贖回,贖回費用計入了基金財產所致。
中海惠利純債B實際增長率最佳,根據Wind數據顯示,此只基金重倉的債券為13津地鐵MTN1、13武漢地鐵債、15大連萬達MTN00、12漢城投MTN1,還有少部分為可轉債債券,債券持倉達74%。但由于投資債券比較分散綜合風險較低,基金表現較為穩定凈值增長也優于大部分基金。
根據統計來看,排名靠后的多為投資于可轉債的基金,可轉債債券同時具備了股票和債券兩者的屬性,所以增長率與股票市場表現密切相關。由于上半年股市動蕩,股市存量資金博弈局面難改,股票下行導致可轉債債券大幅下跌。
根據Wind數據顯示,華安可轉債B持倉最多的債券為15國盛EB,倉位占比高達23%,14寶鋼EB占比也達17.83%,其余倉位大部分持倉也多為可轉換債券,15國盛EB年內跌幅達10.68%,持有過大倉位的可轉換公司債風險難以把控也是導致華安可轉債表現較差的重要原因。
QDII:表現搶眼,資源概念獲利豐厚
QDII上半年表現較為搶眼,平均增長率高達5.6%,大幅領先于其他基金。隨著國內“資產荒”愈演愈烈,曾一度被“邊緣化”的QDII基金終于重新獲得機構投資者的青睞;去年末,機構投資者對于QDII的持有比例僅為15.91%,今年上半年機構對該類基金的持有比例已大幅提升至29.64%。英國意外脫歐,全球為之震蕩,全球股市、匯市、黃金、大宗商品等價格劇烈波動。VIX和VDIX一度高企,避險情緒上升,黃金、美元上漲,全球進入避險模式。使得貴金屬、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投資于此類相關品種的QDII收益頗豐。黃金主題搶眼,業績榜前十中,黃金主題占據了半壁江山。增長率第一的中銀標普全球精選增長率達35%,據Wind數據顯示,中銀標普全球精選主要投資也為能源貴金屬相關股票。
年內表現最差的QDII基金為廣發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根據Wind數據顯示,此只基金的投資標的主要集中于納斯達克市場中上市的生物科技類企業。持倉較大的公司為安進公司、新基醫藥、吉利德科學、生物基因、再生元制藥倉位均超過5%,其中再生元和吉利德科學年內跌幅達26.41%和21.26%。并且其余倉位也均為生物科技相關股票。由于NBI(納斯達克生物技術)指數從2008年末590點漲至2015年7月4194點隨后開始回調,自年初3540點跌至2938點跌幅高達17%。使得生物科技類股票普遍表現不佳,導致廣發納斯達克生物科技基金大幅虧損。并且由于中國A股股災的影響使得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相關股票也出現了大幅下跌的情況,投資于納斯達克中概股的相關QDII基金也受到嚴重影響,導致出現較大程度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