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合式教學從理論上講,通過課程資源的整合使其具備了傳統課堂教學與網上教學的優點,在高校教育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研究及運用。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混合式教學在各系統的應用中均存在問題,主要問題集中在課程資源建設方面。以國家開放大學會計本(專升本)財務報表分析為例,提出一套針對本課程資源設計的模式,供同仁商榷。
關鍵詞:會計本;財務報表分析;混合式學習;資源設計
目前,國家開放大學的混合式教學整合了傳統課堂中面對面的學習方式和利用Moodle平臺的自主學習方式,能夠減少學生之間的偽合作,因為通過學生登陸該平臺,能保留學生學習利用平臺情況,Moodle平臺的使用對于教師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很大的作用。何克抗教授給出的定義更有利于國內教師的理解:“所謂混合式教學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即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目前國際教育技術界的共識是,只有將這二者結合起來,使二者優勢互補,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混合式學習是在互聯網技術平臺下,為學習者提供多種學習方式及渠道,滿足學習者的個別化需求。要使混合式教學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關鍵是要根據學習者的學習基礎設計出合格的課程內容,并以恰當的方式及渠道提供給學習者。
一、財務報表分析開設的環境分析
從近三年會計本(專升本)學生的專業基礎、服務崗位及年齡情況統計表來看:會計本(專升本)的招生人數較穩定。從專業背景來看,約有55%左右的學員來自財會類專業,這部分學員有較好的專業基礎。但還有約45%的學員來自非財會類專業;從服務崗位來看,有75%左右的學員從事與財會有關的工作;約6%的學員無工作;年齡大于45歲的平均為6.5%;就趨勢來看,專科為財會類的學員比重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從事財會學員的比重也呈上升趨勢。經調查,無工作的之所以選學會計,均因準備學習后去從事會計工作。統計數據說明從事財會工作的比重遠高于專科專業為財會專業的學員比重,這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學員沒有專業的理論知識但有實踐工作經歷。學習資源的建設要充分考慮學員的特點,兼顧所有學員的學習需要,必須以學員無專業知識假設為前提來進行文字型教材和課程網上資源的建設。
二、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文字教材資源的設計
對于專升本的專業,原專業課程體系設計上假設學員已有本專業專科的水平,但統計表明近一半的學員沒學過會計,在文字及其他網上資源建設時必須按學生作為初學者來編寫,但原教材的格式及內容均不符合學生初學、自學的需要。會計本(專升本)財務報表分析這門必修課,其課程資源的建設既要滿足初學者學習的需要,又要能達到本科課程的培養目標。本課程的教學目標為:“用財務語言解構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從而幫助學習者理解影響價值創造的各種因素,建立財務思維,并具備將其應用于商業決策的能力。從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的角度使用這些財務信息。比如:假設學習者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可以借助財務信息進行有效的戰略定位;監控和管理企業的經營業績;制定更有助于與外部投資者溝通的財務政策,以及對并購目標做出評價;學習者假設作為政府管理者可以借助財務信息預測未來產業的興衰變化;學習者假設作為投資人可以借助財務信息判斷誰將在未來復雜多變的市場中生存下來,并發展壯大。”由于學習者近一半不需要具備財會基礎知識。在文字教材及其他媒體資源建設時就要從認識財務報表開始,逐步了解財務信息的架構體系,討論財務數據與行業、戰略定位與戰略執行的關系,剖析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并在此基礎上,討論如何運用財務數據進行商業決策。具體說財務報表分析的文字教材應按如下內容及順序進行學習,便于初學者循序漸進地學習掌握相關內容并運用于商業決策。
(一)資金的運用
讓學員們認識資產,以制造業為例說明各種資金運用表現,引導學員探究資產的概念、結構及價值。通過這第一部分的學習,學員們掌握資產負債表的左邊—資產,學員自然將企業的各種資產與資產負債表左邊的項目對應起來理解、記憶。
(二)資金的來源與利潤的產生
通過第一部分的學習,學員自然要探究資金的來源,自然引入負債、股東權益兩個最主要的外部來源及利潤留存這個內部來源,從而熟悉資產負債表的右邊及利潤表。
(三)財務報表的產生
學員比較熟悉企業的各個財務活動(經濟活動),教師需要將財務報表的產生與財務活動(經濟活動)的關系闡述清楚,才能使學生清晰地理解財務報表的產生過程。這部分要講企業設立、籌建的經濟活動與財務報表的關系;采購生產環節的經濟活動與財務報表的關系;銷售環節的經濟活動與財務報表的關系;費用支付、研發活動與財務報表的關系;所得稅、利潤、利潤分配與財務報表的關系。
(四)財務報表的邏輯架構
通過前面三章內容的講解,學員熟悉了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在本部分對兩大報表的關系進行詳細分析講解,并引入現金流量表,分析其獨特的作用。總結三張報表的邏輯關系及各自的角色。
(五)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
分別就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短期償債能力、長期償債能力的分析方法,結合簡單的案例進行講解,讓學員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
(六)業務、戰略與財務數據分析
結合不同行業對其業務與財務數據、競爭戰略與財務數據的關系進行對比分析。
(七)利潤與現金流
對利潤的產生與現金流的產生分別進行分析;利潤和現金流相對企業的重要性分別進行會計分析;結合案例進行分析、總結。
(八)綜合案例分析
找一個有代表性的企業,進行綜合分析。同時分析不同人如何使用財務數據進行決策。
教材的前四部分可解決無財務知識人員的專業知識缺失問題,也可滿足所有學員自主學習的需要;整個文字教材,內容由淺入深、環環緊扣才符合開放遠程教育及學員對象對文字教材的需求。
三、利用Moodle平臺功能做好財務報表分析網上課程資源設計
2015年秋季,國家開放大學開放教育開始全面啟用新的Moodle平臺。Moodle平臺易于使用,用戶完全可以根據需求做二次開發。針對財務報表分析這門課程的網上課程資源設計,需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分為課程內容模塊、習題模塊、考核模塊、資料庫及答疑討論區,左側設計為下拉菜單。并將課程內容模塊(分為幾大部分,如下所示)放在課程頁面中央的顯著位置。
(一)熟悉各種會計報表
1.課程內容呈現方式
以微課的方式(配以動畫)對會計報表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順序(也是按文字教材的順序)進行講解;每堂微課學習完成后,提示學員到對應的習題模塊進行練習。
2.習題設計
對于會計報表這部分的習題設計,以給定相關數據讓學員填寫報表項目為主,通過練習讓學員不但認識報表還要熟悉報表之間的關系。練習后不但有對錯反饋及得分,還給每道題配以詳解。
3.資料庫
各類報表的編制說明,或建議學員去相關網站收集這些資料。
(二)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
這部分內容的課前要求是:要求學員先到資料庫中熟悉相關公司情況。
1.課程內容呈現方式
以微課的方式對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短期償債能力、長期償債能力、綜合分析的計算及分析方法分別進行講解。為完整、形象地呈現每個指標計算及取得數據的過程,可利用會計管理模擬實訓軟件中財務分析部分的功能及其中的案例;每堂微課學習完成后,提示學員到對應的習題模塊進行練習。
2.習題設計
對于本部分的習題設計,利用會計管理模擬實訓類似的軟件功能及精選公司報表等資料,讓學員熟悉每類常用分析指標含義及計算過程,并運用計算出的指標值對公司做財務分析。練習后不但有對錯反饋及得分,還給每道題配以詳解。
3.資料庫
本部分微課中及習題中所涉及的公司的詳細情況,或建議學員到相關網站收集案例資料。
(三)業務、戰略與財務數據分析
這部分內容的課前要求是:學員先到資料庫中熟悉相關公司情況。
1.課程內容呈現方式
以微課的方式(配表格、圖解)分別對選定的三類典型公司的業務、戰略與財務數據的關系進行講解。每堂微課學習完成后,提示學員到對應的習題模塊進行練習。
2.習題設計
對于本部分的習題,可設計簡單、合理的三個公司代表三類公司,讓學員通過習題練習進一步熟悉每類公司的業務、戰略如何在財務數據上反映出來。練習后不但有對錯反饋及得分,還給每道題配以詳解。
3.資料庫
本部分微課中及習題中所涉及的公司的詳細情況,或建議學員到相關網站收集案例資料。
(四)利潤與現金流
這部分內容的課前要求:學員先到資料庫中熟悉相關公司情況。
1.課程內容呈現方式
以微課的方式(配表格、圖解)以兩家公司為例分別分析其利潤及現金流的產生、利潤及現金流對公司的重要性,用對比分析的方式進行講解。每堂微課學習完成后,提示學員到對應的習題模塊進行練習。
2.習題設計
對于本部分的習題,可設計兩三個有代表性的公司,讓學員通過習題練習進一步熟悉利潤及現金流的產生過程、利潤及現金流對公司的重要性。練習后不但有對錯反饋及得分,還給每道題配以詳解。
3.資料庫
本部分微課中及習題中所涉及的公司的詳細情況,或建議學員去收集案例資料的網站。
(五)綜合案例分析
這部分內容的課前要求是:學員課前收集某公司的資料,并認真閱讀。
1.課程內容呈現方式
以微課的方式(配表格、圖解)以一家公司為例分別進行綜合分析。微課學習完成后,提示學員到對應的習題模塊進行練習。
2.習題設計
設計兩三個完整的案例讓學員選擇其中的一家做財務分析。評價方式設計為學生之間互評的方式,每份案例分析作業通過系統自動分配給三個組的學員進行互評評價,完成互評后的作業系統自動分配到任課教師進行最后評定。案例分析的參考答案在本次作業提交截止后可以查看。
3.資料庫
本部分微課中及習題中所涉及的公司的詳細情況,或建議學員去收集案例資料的網站。
網上課程資源需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修訂、更新,避免網上教學資源的滯后或陳舊,使其更符合學習者的需要。混合式網絡教學課程設計將面對面的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做有效的整合,采用兩種教學方式的優點而舍棄其缺點,讓兩者相輔相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從這么多年的教與學實踐來看,如果課程提供的文字教材及課程網上教學資源符合學員的學習需求,再加上強大的技術支持,混合式教學不但能滿足學習者學習的需要、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還能記錄學習過程供老師作為指導學生的參考及資源修正的依據,使得教學與學習活動均因使用網絡而受惠。
參考文獻:
[1]張新民,王秀麗.財務報表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楊歡.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基于哈佛分析框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5.
[3]汪秀清.構建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6).
[4]翁彬瑜.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以地方本科院校為例[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6).
[5]劉志芳.論商業企業財務報表分析體系的構建[J].當代會計,2015(12).
作者簡介:徐衛紅(1970—),女,新疆人,碩士,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與會計實務、財務會計的教學改革等。
基金項目:1.海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自主學習課件支持’的開放教育會計本主干課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編號:HNJG2014-54)。
2.國家開放大學教學研究中心研究課題“‘自主學習課件支持’的開放教育會計本主干課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編號:Q0081A-225Y)。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