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PBL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問題作為基礎的全新的學習模式和教學模式。隨著醫學教學改革的深入,PBL教學模式逐漸被引入醫學教學之中,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潛能以及促進學生的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簡介PBL教學模式及其特點的基礎上,指出了PBL教學模式對醫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并系統地闡述了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醫學教育;教學改革
一、PBL教學模式內涵及特點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通常是指在臨床前期課或臨床課中,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PBL教學模式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以問題為基礎和導向;
(2)以學生為中心;(3)注重合作學習。PBL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目前已經得到了各國教育界的普遍認同和肯定。
二、PBL教學模式對醫學教學改革的現實意義
在醫學教學改革中引入PBL教學模式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進一步優化醫學教育的教學內容
PBL教學模式強調了要對醫學教學的教材以及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優化和調整。目前,多數院校醫學專業在招收學生時,普遍文理兼收。針對文理學生不同的基礎特點以及學習方式,PBL教學模式要求教學內容要注重聯系實際,注重問題的引入和知識的滲透,要求教學結構重點突出,有的放矢。此外,PBL教學模式通過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的優化,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2.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
PBL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中心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并且從醫學學科出發,通過合理的情景創設和問題引入,結合學生的個體特點和學習特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實現了由單向思維向多向思維的轉變,培養了學生舉一反三,靈活應對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的提高。
三、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1.精心設計問題
問題的質量以及提問的方法直接關系著醫學教學是否能取得成功。為此,教師在確定提問原則以及提問方法時,必須充分結合學生實際,控制好問題的難易程度,通過精心設計引發學生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并可以嘗試安排學生自主提出一些問題。在設計問題時,主要應考慮三方面內容:(1)是否與學生認知實際以及學生基礎相結合;(2)難易程度是否適中,提問的把握是否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3)學生是否可以通過學習自主提出一些問題。
2.小組討論及實施
合作學習是PBL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之一。在醫學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一定的原則劃分為多個討論小組。分別安排各小組圍繞某一病例診斷等問題展開具體的討論。其中,小組人數以8~10人為宜。通過小組討論,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自學能力。
在具體實施時,可以采用兩種方式:(1)按照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2)學生自學中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組研討。無論何種方式,教師均應作為各小組中的一員來參與討論。通過個人發言和集體補充發言的方式來進行討論,最終將討論結果整理形成發言稿。針對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老師提問。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各小組學生的表現以及表達、溝通等方面能力的改善情況,并及時記錄評分。在最終的陳訴環節,可以采用組長發言,組員補充的方式來進行,同時組員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通過討論逐步形成討論熱點。
3.學生考核
通常,在應用PBL教學模式時,會在課程中段及結束后進行統一考試。考核內容主要涉及學生參與討論的次數、討論的質量、資料復習、書面報告等。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綜合評估,全面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情況以及學習的方法掌握情況等。在考核方式上,可以由多位教學人員共同組成考核小組,分別對醫學教學中各小組的學習情況、討論情況、協作情況等進行評價。此外,在評價中,應注重主題考試和最終的綜合考試相結合、主觀和客觀相結合、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在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提升的同時,深化醫學教學改革。
總之,PBL教學模式的優越性不言而喻。在醫學教學改革中,應當將PBL教學模式作為醫學教學的主流教學模式之一。通過合理地運用PBL教學模式,有效地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協作能力等。
參考文獻:
[1]彭岳,趙鐵建.高職醫學基礎實驗課PBL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與探索[J].知識窗:教師版,2015(6):26-28.
[2]李慶雯.基于PBL教學模式 康復醫學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8):55-56.
[3]景曉紅,茍興春.傳統教學和PBL模式在醫學遺傳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10(3):334-336.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