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晨星公司(Morningstar)統計,在2015年度,全美投資優先股的開放式基金以及相應指數基金(ETF)共吸引了60億美元新資金,同期其他各類固定收益投資品種均遭遇了投資者套現撤資。
無疑,優先股投資現已成為諸多高凈值人群最愛的避險工具。巴菲特歷次投資優先股獲得巨大成功的案例一直令高凈值投資者對“優先股”心馳神往,歷史數據更驗證了優先股穩健的回報。
自2000年以來,除了金融危機期間的2007至2008年度,優先股投資都有良好收益。即使在2013年,市場傳聞美聯儲考慮結束超寬松貨幣政策,債券價格全面下跌之際,擁有較高利率優勢的優先股也抵御了下跌壓力。
整體而言,美國優先股平均支付6%的固定股息,在投資級的固定收益品種中居首。從安全性看,最主要的優先股發行企業,也就是商業銀行及各類金融機構,在嚴格的金融監管監督之下,資本儲備大幅提升,經營性風險大為降低。在未來幾年,各國金融機構仍將進一步提高銀行的資本標準,都有利于進一步增進優先股的安全性。
優先股的真實面目
在整個金融市場中,優先股的屬性非常獨特。對于發行企業來說,優先股屬于股票,因此可以把募集資金直接納入資本儲備。對于投資者來說,優先股基本等同于債券,可以獲得約定的固定利率股息,或者是同市場指標性指數掛鉤的浮動利息。和普通股價格由企業經營狀況決定不同的是,優先股價格更多取決于發行企業的信用評級以及支付的股息水平。
通常,優先股的股息都會高于該企業的普通股股息和普通債券利息,投資者可以每季或每半年一次收到優先股股息。雖然在美國優先股股息需要納稅,但大多符合優惠股息稅率(QDI)要求,也就是按照長期投資利得稅,而不是普通個人所得稅進行征稅。這項稅務上的優惠,讓優先股投資更適合于高收入、高凈值投資者。
在企業的資本結構中,優先股介于債券和普通股之間。一旦企業遭遇破產清算,優先股投資者可以優于普通股投資者獲得清償,不過需要排在抵押債券之后結算。這就是優先股投資中的潛在風險。要是發行方遭遇經營困境,還可以選擇推遲或暫停發放優先股股息,只是從歷史數據看,這種狀況極其罕見。
理論上的違約風險,讓投資者大多偏好頂級信用評級企業發行的優先股。因此,市場上絕大多數優先股都是由銀行、保險公司、公用事業企業、電信公司以及房地產投資信托(REIT)發行。像能源和大宗商品行業企業,由于其價格波動天性帶來的風險,很少發行優先股。
優先股是低風險投資?
盡管在2015年投資者對于被動管理型ETF和由基金經理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投資比例,達到壓倒性的三比一。但未必說,以成本低廉著稱的ETF就是投資優先股的最佳工具。原因很簡單,在全球規模接近一兆美元的優先股市場中,在交易所公開交易的優先股僅是很小部分。而大型共同基金則能深入柜臺交易市場(OTC),更為廣泛地分散投資風險。
對于發行方而言,柜臺交易市場發行成本遠低于交易所,同時受到的監管也較為寬松。在目前的市場中,新發行優先股絕大多數選擇了OTC方式,這也將限制ETF的擴張步伐。

更為重要的是,基金經理們可以依照對經濟狀況和利率水平的預期,隨時調整投資結構。在ETF只能按照預設模型機械調整持倉時,主動管理型基金則擁有更多規避利率上升的對沖工具。
ETF為了追求更高的投資回報,往往會選擇較長期限的固定利率優先股,但是利率曝險更大。在OTC市場中交易的優先股,大多屬于固定/浮動利率結合性債券。也就是通常以固定貼現率發行,約定在三年或五年之后,轉為根據市場利率水平提供浮動利率股息。相比固定利率證券,這種方式顯著降低了長期利率風險。
事實上,短期型的OTC交易優先股才是市場主力。到期期限在五年以下的優先股票面總值已超過5000億美元。當然,在不同利息周期中,ETF占據的交易所優勢和OTC的靈活優勢會不斷轉換,不同投資者也有不同的投資偏好。
買了優先股就可以高枕無憂?
在次貸危機之后,以美聯儲為首的各國央行都不斷要求金融機構改善資產平衡表狀況,從而降低銀行經營風險對整體經濟帶來的影響。這種情況之下,不僅是金融機構還將繼續發行更多優先股,全球范圍的銀行同時還將對那些沒能達到最新監管標準、無法用以充實銀行核心資本儲備比率(T1)的現有優先股進行回購和重新發行。
在更嚴格的監管環境之下,已經催生了一種新型優先股—應急資本債券(contingent Capital,或簡稱CoCo債)。根據即將執行的新一代巴塞爾規則,銀行業為了符合虧損吸納型資本要求,需要提供更大規模的應急資本儲備。以歐洲銀行為首的發行方,往往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股息,因此短短幾年間CoCo債已占到優先股市場的15%。
此外,固定收益投資者的一大訴求就是投資本金的安全性。相比金融危機之前,優先股股息同美國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利差重新拉開,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抵御利率上升的緩沖。另外,優先股處于更為嚴格的金融監管經營中,因金融機構本身不斷增加資本儲備,也將潛在地提升發行方信用評級,進一步帶動優先股價格提升。
和其他所有投資一樣,包括高凈值人群在內的投資者仍需警惕優先股的潛在風險。尤其是已經處于最為寬松貨幣政策之下,一旦各國央行顯著提升利率,優先股仍會遭遇一定程度的折價。或者是全球金融市場再度陷入廣泛性的危機,金融企業發行的優先股便會首當其沖受到沖擊。只是就眼下看來,優先股依然是最具保障的高收益固定收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