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作為對沖基金的大災年,算是繼2008年股災后全球對沖基金最為慘淡的一年。對沖基金多月都遭遇負回報,歸因于股票市場的投資失敗、事件驅動策略的失策等因素。面對國內外市場的逐漸回暖,2016年對沖基金要想能夠突出重圍,多樣化分散投資則是應對變動市場的最佳投資指南。
澇旱也可秋收
未來投資者可以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廣泛的多樣化一直被視為投資風險最小化的可靠方法,豐富的投資組合中含有不同品種的投資標的,隨著時間和國際環境的變化都有可能帶來機會。
雖然去年對沖基金整體表現讓投資者失望,不過也有表現搶眼的基金經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Catalyst Macro Strategy Fund的米勒,去年在對沖基金一片負收益的環境中,他憑借著做空杠桿ETF卻取得了驚人的47%的收益。此外來自Passport Capital的基金經理John Burbank也表現突出,其管理的Special Opportunities Fund和Passport’s Global Strategy Fund在去年都實現了37.78%和17.77%的高收益。
彭博資訊的2016年度對沖基金行業報告指出,除了那些長期持股,以及把握住交易時機的基金經理獲得良好收益以外,有些轉投小盤股以及通過低流通性債券進行套期交易的基金經理也都收益頗豐。
“好基”都是這樣的
彭博的統計把對沖基金分為兩大類,分別挑選出表現最佳的十大基金。圖一是資產規模在1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基金,圖二是資產規模介于2.5億至10億美元之間的中型基金。
在這些市場贏家的交易策略中,不難發現一些共同點:
盡管中國股市遭遇十年來最大震蕩,亞洲對沖基金整體而言,收益好于歐洲及北美同行。

精心挑選投資個股的基金大放光彩,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最佳基金,都是由基金經理挑選個股。
特殊性投資標的,視野不再局限傳統市場及股市范疇。例如Ping Capital Mangement的宏觀分析策略,就是押注阿根廷的宏觀經濟狀況。
共同管理基金上榜比例增加。這可能受益于多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帶來的更為多元化的投資模型,預計這一趨勢在2016年還會延續。
在巨人肩膀上成長
盡管無法改變2015年的投資收益,但只要繼續堅持基金投資,投資者就應該從去年的市場震蕩中吸取下面這些教訓。
A. 央行也會成為不安定因素。去年,瑞士央行和中國人民銀行的舉動就是最好的例子。去年1月瑞士央行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突然放棄瑞士法郎同歐元的固定利率。不僅瑞郎匯率陡升,瑞士股市隨之哀鴻遍野。知名的Comac Capital被迫清退外部投資者資金,Everest Capital的全球基金關門大吉。同樣,中國央行8月決定人民幣貶值,加劇全球金融震蕩。
B. 切忌盲目跟隨市場熱點。但是錯過市場熱點和缺乏足夠的大盤股投資,則是去年很多基金經理失手的重要因素。由艾克曼(Bill Ackman)和鮑森(John Paulson)領銜的22家知名機構投資者都押注了以謀取暴利得名的Valeant制藥公司,該股去年全年累計跌幅達到29%。這22家對沖基金在短短3個月內虧損綜合超過400億美元。
C. 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會非常危險。艾因霍恩(David Einhorn)的86億美元規模的Greenlight Capital去年虧損達到20.4%,是基金創立以來最糟糕的一年。由于時代華納(Time Warner)單只個股全年跌幅達到23%,便為整個基金帶來8%的虧損。同樣,Tiger Ratan基金虧損19%,其中來自Valeant的虧損就貢獻了13%。
D. 預測市場底部猶如玩火。去年年初,原油大玩家豪爾(Andy Hall)放言,原油價格可能下探至每桶40美元區域,但這是“絕對底部”,下半年就能看到油價回升。但油價不僅輕松跌破了他預期的“大底”,更進一步跌至30美元以下。豪爾的Astenbeck Capital全年虧損35%,遠超能源類基金的平均14%跌幅。
E. 規避利益沖突風險。去年有多家投資顧問公司先后提示機構投資者,警惕布拉特(Michael Platt)的BlueCrest Capital存在利益沖突問題。時至年底,這家對沖基金宣布清退所有外部投資者資金,專注管理布拉特個人及合伙人的資產。目前該基金正接受聯邦證管會的調查。
盡管去年亞洲基金的全年收益依然不錯,其中很大部分只是受益于上半年的火爆行情。今年以來的狀況卻不容樂觀,特別是中國再次下調經濟增長預期,改用6.5%-7%的增幅區間作為指標,又增添了市場猜測。
從彭博的數據看,今年前兩個月亞洲對沖基金的虧損顯得普遍,更多的基金遭遇兩位數的虧損比例。不確定的宏觀經濟狀況、市場波動性的提升、投資者信心繼續轉弱,這都決定了對沖基金需要采取更多避險措施,進而增加投資成本。種種因素看,在短期之內亞洲投資回報難以獲得實質性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