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氣化探樣品的分析數據是化探成果研究的基礎,其原始分析數據是否具有實用價值,側取決于干擾因素的排除與制。眾所周知,油氣化探樣品的原始分析數據包含兩種信息:一種是油氣信息:另一種干擾信息。排除主要干擾因素的影響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的提高油氣信息的可信度。在復雜地貌區采用有效方法對其原始數據校正,可最大限度排除干擾因素的影響。
【關鍵詞】油氣化探;地貌景觀;背景;異常;標準化
油氣化探是利用地球化學異常進行石油與天然氣資源勘探的一種方法。地球化學異常是指石油與天然氣在其形成、運移、集中、分散及破壞過程中在巖石、土壤、水體、氣體、及生物體等介質中留下的烴類等痕跡。土壤油氣化探是目前應有最廣泛的地表測量方法,能最大限度的反映深部油氣信息。但另一方面,不同的地貌景觀區,由于土壤性質的差異,往往反映的烴類含量背景差異較大,干擾油氣化探異常,得出虛假信息,因此消除或抑制這些干擾因素,才能有效反映深部油氣信息。
1、影響油氣化探的地貌景觀因素
土壤的類型的差異,導致吸附或包裹烴類的能力亦具有差異,所以在土壤油氣化探取樣時,要求盡量做到巖性、層位、粒度、濕度、厚度等相統一,從而圈定相對可靠的化探異常。在同一地貌景觀下,基本可做到層位、粒度、巖性統一,取得可靠的化探異常。但實際野外生產中,地貌景觀復雜多樣,巖性、粒度、濕度、厚度等亦因之變化,因此詳細地劃分地貌景觀,圈出亞景觀區,對樣品分析歸類,經過數據處理才能更準確的確定異常。
2、不同地貌景觀下的烴類地球化學特征
①地貌景觀的劃分
以林西某區1:5萬油氣化探為例,該區屬高寒、半干旱區丘陵草原地貌景觀區。野外生產中,根據實地情況,對該區地貌景觀做了進一步劃分,詳細劃分為三個亞景觀區,包括I區,丘陵草原區、II區,沙丘堆積區及III區,沼澤退化區。
②不同地貌景觀的數據特征
統計出全工作區及三個亞景觀區的樣品數,對分析結果進行數理統計,反映出各區塊的指標地球化學背景受土壤介質的影響,相對于全區強弱程度差異較大。沼澤退化區各指標背景值相對最高,沙丘堆積區最低。
由于數據背景的差異,導致計算的異常下限亦不同。這樣的差異如果不處理,必然會出現突出某地貌景觀下的異常,壓低另一種地貌景觀的異常,或者引起高背景區隨機異常量大量出現,而低背景區的異常漏失,不利于化探異常的綜合解釋。
3、消除或者抑制不同地貌景觀區的影響
將不同背景的樣品分析數據校正到同一背景下,能有效的提高化探異常的可信度。方法可分為兩種,①對背景數據標準化處理,即用實測數據除以各景觀區背景值,得出標準化數據,消除不同背景的差異,調平后的全區背景值為數值“1”,已不存在量綱,利用新得出的數據,計算異常下限,生成地球化學圖件;②是對異常下限進行標準化處理,即分別計算各景觀區的異常下限值,利用各點實測數據除以相應測區的異常下限,得出無量綱標準化的數據,標準化后的數據直接用數值“1”作為異常下限值并成圖。兩種方法效果差別不大,但就圈定異常來說,第二種方法由于分區確定異常下限,不受其他區塊數據影響,應更為直接準確。
利用未處理全區數據及第二種方法數據處理后生成甲烷(C1)地球化學圖(圖2,圖3),可明顯反映出兩圖的差別,處理后的數據成圖異常更清晰,形態更明顯。烴類指標數據處理后生成的異常組合圖清晰的反映出測區西北部異常呈雙環狀展布,東南部為呈北東向兩個帶狀異常,從而有利于發現地下深部油氣信息。
4、結論
地下深部油氣滲透到地表,受地貌景觀影響,油氣化探所提取的油氣信息,亦變的更為復雜。異常的圈定已經不只是簡單的數據統計處理,而是在野外生產過程中,充分考慮干擾因素,對不同介質樣品進行分類,詳細劃分地貌景觀,才能較為真實的反映地下深部油氣信息。
參考文獻:
[1]阮天健、費琪,石油天然氣地球化學勘探[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2.
[2]王啟軍、陳建渝,油氣地球化學[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88.
[3]劉崇禧.油氣化探方法與應用[M],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2.
[4]曹輝,張光華.綜合物化探方法直接找油氣的嘗試[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
[5]賈國相.地表油氣化探的影響因素及消除方法[J],物探與化探,2004.
作者簡介:馬秋峰,男,1973-,漢族,籍貫陜西藍田,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化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