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不論是對于中央結算公司還是對于南京銀行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央結算公司成立;在這一年,南京銀行由城市信用社更名為南京城市合作銀行。兩家機構共同見證著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展和壯大。中央結算公司的成立,開啟了中國債券無紙化的時代;南京銀行的成立,標志著南京近40家城市信用社的整合創業踏入新征程,也為南京銀行金融市場業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夯實基礎,為發展謀空間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央結算公司創建了符合我國國情和市場特點的支持報價驅動交易的多層次債券托管結算模式,將債券市場的參與者有效劃分為以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大型國有企業等為主體的機構客戶,和以一般企業和居民為主體的散戶,并根據市場特點分層制定規則,建設了適合機構客戶的一級托管批發市場和適合散戶的二級托管柜臺市場。南京銀行有幸成為首批開辦結算代理業務的試點銀行之一,也得以成長為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重要成員之一。
1998年是中國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一年。中央結算公司在國內率先建成債券遠程招標發行服務系統,既改變了國債早期非市場化攤派和現場招標發行的落后低效現狀,又有力推動了中國債券市場的市場化進程。而此后將債券發行、登記、托管、結算、付息兌付、信息、擔保品管理等各種功能整合建成的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為市場提供了債券交易的現代化系統支持,也為債券市場新業務的推進奠定了物質基礎。次年,南京銀行開始嘗試雙邊報價業務,并且最早開展了開放式回購業務和遠期買賣業務。這些新業務的嘗試開展正是有賴于中央結算公司富有遠見的系統建設。
得益于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銀行間債券市場得到快速發展。2000年之后的幾年間,債券市場不管是發行量還是發行只數都增幅驚人。這幾年也是南京銀行提升發展期,金融市場業務作為特色業務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2001年,南京銀行成為全國首批雙邊報價商和結算代理人。2002年6月,成立資金營運中心,這標志著南京銀行債券業務跨出了專業經營的第一步,并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業務專營部門改革的先行者,吸引了廣大市場成員和媒體的關注。隨著債券市場的發展、參與機構的增多,2003年南京銀行牽頭成立了全國6家商業銀行和江蘇省11家城市商業銀行兩個資金聯合項目,被市場認為是銀行開辦基金業務的首次嘗試,受到了人民銀行等監管部門的支持和市場成員的高度關注,這也是南京銀行在2013年成立的紫金山·鑫合金融家俱樂部的雛形。目前,該俱樂部成員行超百家,覆蓋全國26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成為地方金融機構互利合作、共贏發展的重要平臺。
專業化發展,債券市場進入加速成長期
中央結算公司在金融基礎設施領域和債券相關研究方面持續耕耘,保證銀行間債券市場在2001年至2007年進入加速成長期,債券發行量年均增速在50%以上。當然,銀行債券市場加速發展也離不開新品種放量發行的支撐,如2004年的商業銀行債、2005年企業短期融資券和其后中期票據等債券品種的出現。
作為債券市場的積極參與者,南京銀行不僅積極參與新品種的交易,而且于2005年作為發行人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了8億元10年期固定利率次級債券,成為國內首家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發行次級債券的城市商業銀行。更重要的是,南京銀行也利用自身在債券市場的經驗積累和市場影響力,于2006年獲得短期融資券承銷業務資格,并于2008年獲得了短期融資券主承銷業務資格。2007年底,南京銀行作為主承銷商發行了日照商行次級債券和萊蕪商行次級債券,在投資銀行領域做出了積極嘗試。
參與交易和發行的債券品種越多,我們愈發能感受到中央結算公司各項服務對于債券市場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障。經過二十年的發展,銀行間債券市場規模都有迅猛增長,發行量和發行只數20年間都迅猛增長。同時,中央結算公司作為金融市場基準定價平臺,每天發布各類曲線多達1300余條,估值4萬余條,各項數據指標約400萬個。這些對于債券市場成員的債券市場行情把握、持倉估值、債券發行定價、隱含信用風險評估等諸多方面都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支持。也正是基于中央結算公司債券市場相關風險管理機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才得以有效降低債券市場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可能。
順應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改革創新謀求未來
人民幣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籃子(SDR),這標志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又向前邁進了一步。中央結算公司編制的中債3個月期國債收益率作為人民幣短期債務工具代表性利率被納入SDR利率籃子,成為加權平均構成SDR利率的全球五個組成利率之一。這也表明作為金融市場的基準定價平臺,中央結算公司在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進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順應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需求,中央結算公司積極向境外機構投資者提供服務,為海外發行人提供支持;面對債券市場改革創新的需求,也積極為多種金融產品提供登記等基礎性服務,為保障相關市場的健康發展,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創造條件。
面對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金融市場走向開放這一機遇,南京銀行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也同樣不敢松懈。在積極申請人民幣債券相關業務各類資格的同時,積極拓展外匯、黃金和衍生品業務,于2010年先后獲得黃金業務、衍生品業務資格以及銀行間遠期外匯市場會員資格。后續又陸續取得人民幣外匯即期做市商、人民幣外匯期權業務、黃金詢價業務等資格。為了更好地貼近金融市場,南京銀行金融市場部在今年初整體搬遷至上海,并更名為資金運營中心。
可以預料在日益融入全球金融市場的過程中,我國金融市場的波動性將會增大、不確定影響因素將會增多,我們只有與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市場基礎服務機構——中央結算公司保持更為緊密的聯系和溝通,才能保證南京銀行金融市場業務及時把握市場發展的新趨勢,持續走在市場的前列,創造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