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而創新更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世界各國都比較重視創新素質人才的培養。目前各高校也在進行這一方面的完善,尤其是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上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本文就高校思想政治課中創新素質培養的重要性以及基于創新素質培養的思想政治課在實踐教學方面的改革措施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改革;學生;創新素質;創新思維
一、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思辨
眾多學者提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專業課程需要改革,而且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弊病,這些弊病是今后需要改進的重點。例如,田克勤指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專業在課程設置和培養目標、培養方式上都存在問題,具體的表現為專業口徑過窄,師范特色不足,綜合素質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等等。楊紅梅(2008)指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已經走入窘境,從學科上看,被技術至上主義所拒斥。一些學科專家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很難為其學科劃界。從學生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確實在就業上也陷入窘境。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也存在人員雜亂、人員結構不穩定和學術力量不強的狀況。
二、思想政治課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獨特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課對于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夠培養大學生的思考能力、覺悟能力;另一方面,它具有導航功能,能指引大學生跟上新時代的潮流。因此,創新素質的培養應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改革內容之一。
1.思想政治課改革中以學生為主體,有利于學生形成自我創新的意識
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中,一般都安排在大課中,很多學生擠在一個教室上課,這樣的話很容易使學生處于一個被動接受、機械學習的狀態,甚至不愿意自己動腦筋,上課的時候只豎起耳朵聽教師講,顯然,這樣會不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只有在課堂實踐活動中形成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氣氛,學生才會處于一個主動探索的狀態,從而有效地發揮其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形成自我創新的意識。
2.思想政治課改革中創新素質的培養,能給學生提供更為寬廣的創新空間
眾所周知,創新能力的培養其實是需要一定空間的,如果在真正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不能為學生提供思考、判斷的空間,那么要學生創新就難于上青天。在改革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會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而不僅僅局限于教室里,這樣使得學生的活動空間變得更為寬廣,學習的形式變得更為靈活,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也能夠在這種機會中鍛煉自身的創新能力。
三、基于創新素質的培養的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教學策略
1.教師要樹立創新意識,指引學生達到學習上的創新
很多思想政治課教師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在改革的過程中也不會有太大的提升。因此,教師自己平時就要注重政治知識的傳授以及創新能力的儲備,這樣才不至于忽視大學生的自我需求。在時代發展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課的理論教學也必須創新,不僅僅要創新教學內容,而且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做到方法與內容上的與時俱進,從而增強教學的感染力與藝術性,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與知識拓展,還可以讓創新不再停留在口頭上,也不再是寫在課本上的書面文字。
例如,教師在平時課外時間里可以進行適當的學習,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來豐富自己的視野,如《王者的智慧》《麥肯錫思維》等,來提升自己的知識涵養。思想政治教師自己可以在平時的積累過程中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實踐教學創新事例庫,使得每學期在案例中都能夠存儲一些與現在的熱點問題或者是時事政治話題等相關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這樣的話有利于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通過平時的創新事例能夠使學生的創新靈感變得越來越豐富,創新素質自然能夠培養起來,以此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改革考試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新活動
學生的熱情、積極性與實踐度是衡量課堂教學最終創新效果的關鍵性因素,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推動思想政治課的創新以及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然而,就目前來說,思想政治課的考試仍然有很大問題,這就使得很多學生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創新活動里來。因此,要對思想政治課的考核手段進行適當的調整,不必局限于傳統的模式,即平時分數加上期末考試分數,這樣的考核達不到實質性的效果,相反,學生的創新素質也無法得到提升。考核的設計其實還是要著重以調動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為主,將考核的影響因素設置的更為寬泛。
例如,思想政治課在進行考核的過程中加上小組成員的活動分數、團結互助精神、小組的創新成果的展示以及活動中的參與度等,來進行全方位的考核以及評估,而不僅僅局限于試卷或者是平時成績這兩個考核指標,這樣的話學生會更愿意投身于創新活動中來。創新的思維其實是從具體的活動中產生的,因此在活動中就要設計一些不同以往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創新的環境中運用不同以往的方法產生思維的火花。教師可以將某一次的創新成果在黑板上加以展示,如“我的職業生涯規劃”創新設計大賽“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辯論比賽,以此來激勵學生深入學習。
3.制訂與創新有關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完全局限于學校的課本,這樣會使得自己的教學內容過于狹隘。因此,教師應該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有一定創新的內容,新形勢下的教學內容更應該關注客觀形勢的發展,這樣可以使整個思想政治課的學習更為充實,有厚重感。一方面,創新教學內容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思想政治課不再是枯燥的、純理論的政治知識,另一方面,能有效地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可以實行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也可以針對某一章節的內容來開展別開生面的內容討論,從而使得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量更為高效。
例如,在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內容中可以適當地抓住現代的熱點問題來進行教學,社會熱點一直是學生急于了解并想要得到解答的問題。社會中存在一些貪污腐敗之風,如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分析這些案例,從這些案例中了解社會上存在著美好與丑惡、愚昧與文明的現象。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節課里,教師就可以聯系社會上存在的一些腐敗問題進行分析與拓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主動關注社會的熱點問題,將思想政治課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分析社會熱點問題中來,利用課余時間搜集科學、真實的數據與案例,形成調查報告。學生能夠在日積月累的過程能將思維與能力創新達到一個新高度。
四、結束語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也是整個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在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手段來達到創新素質的培養目的。但是,歸根結底,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是要以創新素質教育為核心,通過多種輔助性的手段來達到思想政治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林昭玲.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課教學[J].科技信息,2013(21): 57-58.
[2]趙卿敏.論創新能力與實踐教學的關系[J].當代教育論壇,2004(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