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散型頂崗實習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環節,構建一套科學完善的實習標準與考核辦法,對提高高職學校頂崗實習的質量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分散型頂崗實習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對構建頂崗實習的實習標準與考核辦法提出了針對性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分散型頂崗實習;實習標準,考核辦法
分散型頂崗實習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聯系實習單位的方式,單個或幾個人在一起到相應的實習單位進行分散實習。
目前新疆高職高專院校的外語專業多采用此種頂崗實習方式。根據往屆接收高職高專院校外語專業畢業生情況來看,接收單位一般都是中小型企業,其中包括涉外企業及賓館、大中小酒店、商務貿易中心等單位。學生擔任的都是基層一線的外貿業務員、商務翻譯、文秘等。而這些單位的性質決定了無法成批接收頂崗實習學生,只能接收單個或幾個學生進行分散實習。
一、分散型頂崗實習的優勢
1.提升學生擇業能力
在就業壓力如此之大的今天,高職高專學生能否面對自己所學專業,成熟運用自身具備的能力找到一份合適工作,這對于馬上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項內容。頂崗實習的環節設置能夠讓學生提早經歷求職和面試過程,接觸相關企業,鍛煉自己。
2.鍛煉學生獨立工作能力
許多學生在校期間只知道讀書,對社會競爭、崗位競聘并不關心,缺乏最基本的社會工作能力。通過分散型頂崗實習,可以讓學生學會獨立適應工作崗位,用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去解決工作中面臨的問題,用自己的方式去觀察和學習相關的工作知識,這對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3.保證學生實習質量
外語專業的實習單位多為中小型企業,而許多企業的接納能力有限,不能招收大量實習生。分散型頂崗實習模式可以滿足企業與學生的雙重需求,由于頂崗實習學生數量有限,這既不讓企業負荷太多用人壓力,又使得學生在單位能夠得到一對一的培訓與指導,從而保證實習質量,快速提高學生能力。
二、分散型頂崗實習中的問題與不足
1.學生實習目標不明確,抗壓能力低
有的學生對企業頂崗實習的目標不明確或太低,為了早日離開學校,往往不考慮實習崗位與專業的契合度。有的學生則相反,對頂崗實習的期望過高,嫌棄多數企業所提供的崗位工作內容單一,技術含量低。這兩種情況的出現都無法實現學生真正鍛煉崗位職業技能的要求。而有些學生則面對突如其來的工作壓力不知所措,覺得自己的知識儲備無法應對大量的實際操作而產生挫折感,經受不起壓力而對所承擔工作產生反感情緒。甚至還有些學生的工作責任意識淡薄,認為自己只是“臨時工”,從而出現工作時擅自脫崗、不遵守企業規章制度等行為。
2.學校管理松散,考核成績不真實
有些院校認為學生一旦進入頂崗實習模式,這些學生的狀態就與學校無關了,因此沒有做好實習管理、監督與考核評價工作,缺乏對實習生的組織管理、指導、培養等工作。這些情況部分是由于分散型頂崗實習的實習地點較為分散,一個班級的學生往往分布在不同城市的多個企業中,而校內相關指導教師人數少,無法仔細掌握每個實習學生的實習情況,對學生頂崗實習過程做不到跟蹤、了解和指導。因此,許多院校沒有制訂學生頂崗實習成績的具體評價標準,只能按照學生的反饋和自己的理解提出象征性的評價意見。總體的實習過程變成了“走形式”,也就是企業單位只要蓋章,學校象征性地填寫實習評價,讓學生把實習文件填寫齊全即可。
3.企業配合意識不強
企業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部分企業存在對實習學生組織管理不力的問題。一些企業未對實習學生進行負責任的培訓。而另一些企業認為實學生是“負擔”,對學生持敷衍態度,認為只要實習期滿將學生送走就行。還有一些企業認為實習生是廉價的勞動力,專門讓學生從事低級勞動力工作,而不讓其真正接觸行業運行操作。這些企業的責任意識淡薄,而學校部門又缺乏相關的監督管理,這都影響了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能力提高。
三、 分散型頂崗實習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
首先,應該構建頂崗實習的科學管理模式。也就是說,學校應對各個實習基地進行考察,為保障學生、學校和企業的三方利益,學校要與企業磋商,共同制訂“實習管理辦法”,在其中詳細規定校企的權利和義務。
其次,學校需建立二級管理制度,成立相應的實習管理機構,以專門負責實習管理和指導工作。在這里教務處負責對頂崗實習工作的宏觀管理,二級學院和企業負責實習工作的日常管理。也就是說,要形成一條縱向的管理組織保障體系。這其中教務處的職能是總體規劃和監督實踐教學活動。而二級學院需要成立由負責人任組長的頂崗實習專項工作組,由專業教研室主任、實習指導教師和輔導員來具體負責學生的實習指導任務。
最后,考核評價體系應該設置崗位契合度、崗位層次、工作質量、崗位完成度、敬業精神、溝通能力、團隊精神、實習報告、實習總結、實習答辯這十項具體評價指標,涉及崗位任務、職業技能、職業素養、實習報告、實習答辯五個方面。上述十項指標在綜合考察評分中各占10%的比例。
其中,崗位契合度旨在考查學生頂崗實習崗位與專業的對口程度,崗位層次旨在劃分出學生在實習崗位上的工作層次。這兩項指標的設置可以鼓勵學生從事與專業對口的實習工作,確保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職業技能方面重在考核學生崗位工作完成情況。由于頂崗實習期間學生會在不同的單位從事不同的工作,而不同崗位有相應的職業技能要求,因此工作質量和崗位完成度這兩項指標的設立可以監督學生提高崗位職業技能水平,增強就業綜合競爭力。
除了設立職業技能的硬標準,職業素養的軟考察也是十分必要的。這其中包括考察實習生的敬業精神、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這三個方面。而上述三個項目的完成情況也是衡量學生能否具備綜合工作素質的重要考核因素。
實習報告和實習總結在頂崗實習的整個過程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學生的實習報告和總結是其實習過程的真實記錄,學生在此過程中所獲得的收獲和經驗教訓也都會真實地體現在實習報告和總結中。而通過此種記錄方式,學校也能夠獲得第一手寶貴的實習反饋信息,方便日后的專業設置和管理。
頂崗實習答辯亦有很重要的意義。雖然實習生在不同的實習崗位實習,差異很大,但是結合其實習內容和其專業技能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答辯考核,可以讓學校了解學生實習的真實情況,掌握第一手就業資料,有助于提高學校的頂崗實習質量和實習管理水平。
分散型頂崗實習是高職高專院校對學生培養的最后環節,只有通過不斷摸索和總結,仔細分析其特點,建立健全實習標準與考核辦法,才能提高實習管理水平,提升實習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繼榮.淺探分散型頂崗實習的科學管理模式——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10).
[2]龔江南.高職分散型頂崗實習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J].職教通訊,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