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最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學科就是美術。學生想要創造新作品,沒有個性是萬萬不行的。個性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一個人云亦云、沒有個性的學生是不可能有所創新的。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個性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
關鍵詞:美術;個性;策略
1.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表現個性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呈現不同的個性表現方式,有的是對問題有不同的見解,有的是對作品有獨特的感受。不管是哪種表現方式,都需要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教師主宰的機械課堂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是不利的,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敢暢所欲言,從而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個性。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師生關系的改變,注意學習氛圍的營造,允許學生的與眾不同和標新立異。
比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水墨山水畫的時候,我就為學生設置了一個音樂情景:運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幅幅水墨山水畫,在欣賞的過程中,再讓學生聆聽《水墨丹青》這首悠揚的古典音樂。學生在專心聆聽音樂的過程中,他們會隨著音樂中的意境浮想聯翩。當音樂結束的時候,我讓學生將心中的感受表現出來,青山綠水、藍天白云……各種作品躍然于學生的畫紙上。原來,每個學生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那么鮮明。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所能創造的教學情境還有很多種,不僅僅是用音樂來烘托氛圍,還可以利用學生的表演、有趣的故事、豐富的語言等,在這樣的基礎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自然能夠水到渠成。
2.形象直觀的教師示范,有利于學生體現個性
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師的示范繪畫就是學生的模仿對象,教師畫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生就是臨摹與效仿,以至于學生的作品都相差無幾,缺少創作的新意。這樣的示范,雖然展示了教師的基本功,但是卻扼殺了學生的個性與創造。學生只會模仿,不會創作,對學生的個性發展非常不利。
比如,在學習“怪獸奇想”的時候,我在示范繪畫的教學環節,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根據“小怪獸”的形象特點展開自己的想象力,然后在此基礎上,添加新的元素,創造出新的畫面。所以,在示范的時候,對各種“怪獸”的外形我沒有進行全部示范,而是事先準備好,在進行示范以后,我開始啟發學生:“同學們,這是一幅怪獸的圖片,請大家想一想,通過這幅圖片,你還能想到哪些小怪獸的樣子?”學生聽后,都苦思冥想,想出了很多新的形象。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在主動地參與學習,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由此可見,教師在進行示范繪畫的時候,絕對不能讓學生產生依賴性,教師要時刻注意,繪畫示范重在引導啟發,而不是面面俱到,更不是手把手地教。
3.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發展個性
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不僅與藝術要求相適應,還與教育規則相符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了解學生的個性、水平與技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層次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自主探索新的美術知識。
比如,在“水墨畫鳥”這一節的教學中,這一部分內容技巧性比較強,有些學生由于接受能力比較差,學起來比較費勁。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對學生進行了分層教學:對于基礎知識比較扎實、專業水平較高的學生,我會鼓勵他們積極探索,進行大膽地創新,用不同的表現手法進行藝術創作;對于基礎比較弱的學生,我會先手把手進行講解示范,使學生打好基礎,再進行藝術創作。最后,我在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的時候,也是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有層次的點評。這樣,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樂,也會因了解自己的不足而繼續努力。
總之,要想讓學生的個性發揮得更充分,就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因勢利導,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在美術課堂上盡情地展示。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個性的發展,需要教師的引導與鼓勵。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教師直觀的示范、因材施教,都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表現自己的個性。
參考文獻:
[1]徐曉偉.激活小學美術課堂,發展學生個性[J].新課程學習(上), 2015(1).
[2]王 薪.小學美術課中學生個性培養的探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