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以突出學生的探究能力為重點。但探究性學習不是對學生放任自流,作為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本文對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與學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新課改;教與學;探究能力
一、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新課標下,數學老師要引導學生成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各自的小組中相互幫助,合作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此過程中,要合理組織小組成員,參照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合理分配優等生和差等生,使優等生帶動差等生,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激勵,相互促進,促使大家一起進步。對于進步快和表現好的小組,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另外,合作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容易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
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各種機會,多向學生提一些問題,讓學生有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讓學生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在開始階段,可以先選擇一些簡單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嘗試自主學習,然后再讓學生學習一些比較直觀的知識。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與學生交流和溝通,通過提問、對比、反饋,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層的掌握,幫助學生突破自身局限性。
2.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教師的指導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作用異常重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經常訓練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比如,提前進行預習,教師先不要對難點進行指導,有疑惑可以與同學探討,也可以在課堂上提出來或小組討論。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和訓練計算,善于從重點、難點和疑點中選取發散點,要解放師生的頭腦和手腳,更好地發揮師生的創造性。
三、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足夠重視。學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勢必會影響到學習效果,由此可見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小學生的自學能力還比較弱,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①合理制訂計劃,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學習;②養成預習的習慣,提前掌握知識點;③上課認真聽講,掌握重要的解題思路;④領會知識內涵,切忌死記硬背和機械模仿;⑤不懂就問,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⑥要定期復習,注重歸納總結。
四、創設情境,豐富想象,發展能力
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開發學生智力,激發學生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課前可以先準備一張硬紙,上課時讓學生親自對其周長和半徑進行測量,進而得出“圓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的結論。然后教師再進行理論講解,這樣學生就能很容易掌握周長的計算方法。
五、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開展教學
現如今,因特網已廣泛應用于教學中,各教師之間相互聯系,彼此交流,力求做到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機結合。如在學習幾何圖形的時候,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數學模型進行演示,把空間幾何圖形的變化過程直觀地演示出來,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源,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六、結語
新課標下的數學要有大的突破,關鍵在于優化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尋求知識的渴望,帶領學生嘗試和探索,在合作交流過程中相互學習,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從而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培養出更多的創造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星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 2007(12S):45-46.
[2]余萬軍.精心組織,注重實效——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考試周刊,201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