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我國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背景下,為了使中學生物教學良好開展,提高學生的生物知識水平,提升生物教學水平,應當基于新課標要求對生物實驗教學進行改革,使學生學會生物知識,掌握生物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并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那么,如何在新課標要求下進行中學生物實驗教學改革?本文將對此問題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生物;實驗室教學;教學改革
為了提高生物教學效果,滿足新課標要求,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改變傳統教學態度,摒棄不科學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積極進行生物實驗教學改革,從而提升生物實驗教學的教育性、有效性,為更好地教育學生、培養學生創造條件。所以,新課改背景下,對中學生物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很有必要。
一、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及基本操作技能
1.加強生物實驗的科學指導
以往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實驗態度都不太端正,一些人沒有充分意識到生物實驗的重要性,一些學生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玩心較重,不注意觀察實驗細節,思考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現象。對此,在改革中學生物實驗教學時,應當注意加強生物實驗的科學指導,也就是生物教師把實驗冊作為實驗操作指導,在生物實驗活動進行之前,讓學生熟讀實驗冊,并且對生物實驗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予以說明,使學生熟悉生物實驗步驟及方法,以便教師為后續科學指導學生規范進行生物實驗奠定基礎。
2.嚴格要求學生,使之掌握基本實驗操作技能
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在組織學生進行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規范、合理地進行實驗操作,進而逐步掌握實驗基本操作技能。例如,在組織學生進行顯微鏡下觀察生物細胞的生物實驗時,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方法,也就是對顯微鏡的結構、功能等方面予以說明,在此基礎上,講解和示范顯微鏡的正確用法,進而組織學生使用顯微鏡來觀察生物細胞,在此過程中觀察學生在顯微鏡操作方面是否正確;如若不正確,應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之處,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顯微鏡。
3.規范合理教學,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安全意識
在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免不了要使用藥品、實驗器材,如若學生不能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及安全意識,可能造成器材損壞、實驗操作不準確、藥品使用不當等情況。為了盡可能地規避此類問題,在組織學生進行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規范學生的實驗行為,如合理放置藥品、檢查器皿等,并注意向學生滲透安全知識,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并增強自身安全意識,正確使用器皿,規范進行實驗操作,保證實驗器皿不被破壞,保證自身安全。
二、生物理論與實驗相結合,進行開放性教學
基于新課標要求,對中學生物實驗教學進行改革,改變傳統生物實驗教學刻板、沉悶的狀態,將生物理論與生物實驗教學相結合,進行開放式生物實驗教學是非常適合的,能夠使學生在相對自由、輕松的環境中進行生物實驗,使學生自由地進行生物實驗現象的討論與分析,共同觀察生命現象,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生物實驗,提高學生生物知識水平及學生實驗基本操作技能水平。例如,組織學生進行“電子顯微鏡下細胞器和細胞的結構”的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來播放相關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導學生進行生物實驗,并且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觀察細胞形態、細胞生理活動等,討論生物細胞的形態、特征等,促使學生了解生物細胞。
在當前我國大力支持教育事業的社會背景下,為了提高中學生物教學效果,滿足新課標要求,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改變傳統教學態度,摒棄不科學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積極進行生物實驗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及基本操作技能,將生物理論與實驗相結合,進行開放性教學等,增強生物實驗教學的教育性、有效性,從而更好地教育學生,培養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 波.初中生物師生互動實驗教學實踐探析[J].生物技術世界, 2013(5):121.
[2]華 斌.問題解決模式下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3(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