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教育改革理念的提出,學生身心素質全面發(fā)展,對于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多數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以“快樂體育”為核心理念,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可觀成效,“陽光體育”逐漸活躍在人們視野中,受到廣泛關注。“快樂體育”主要結合學生個性化特點開展教學活動,而“陽光體育”則是一種新式理念,對我國推廣陽光體育運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本文就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與“陽光體育”進行探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改善措施。
關鍵詞:小學體育;陽光體育;快樂體育;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具備良好的體魄,為學習活動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后來體育教學逐漸被賦予更深層次的內涵: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培養(yǎng)意志力和艱苦耐勞的精神。
小學生由于正處在身體成長階段,無論是在身體健康還是心理健康方面,體育教學都能夠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所以,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用快樂體育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地感受到體育運動中的樂趣,熱衷投身于“陽光體育”,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成效。
加強小學體育教學“快樂體育” 到“陽光體育”的思考研究十分必要,這對后續(xù)理論研究以及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一、“快樂體育”和“陽光體育”概述
1.“快樂體育”
“快樂體育”是一種新式教學方法,同新課標教育改革理念相一致,主要是強調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快樂的氛圍中開展體育運動。“快樂體育”運動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緩解身心疲勞,使人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體育運動習慣[1]。就“快樂體育”本質而言,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能夠幫助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快樂體育”可以說是體育教學的過程,也是結果。“快樂體育”主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關注學生情感問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
2.陽光體育
“陽光體育”主要是為了吸引更多青少年能夠從課堂中走出來,在操場上感受陽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及水平。
“陽光體育”要求至少有85%的學生能夠符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每天學習生活中至少能夠抽出一個小時參加體育運動,掌握兩種體育運動項目。
“陽光體育”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積極性,更加合理有效地提高身體素質,夯實體育技能基礎,對于學生個性品格的培養(yǎng)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2]。
3.二者之間的關系
“快樂體育”和“陽光體育”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快樂體育”和“陽光體育”之間有共通點,也有不同點。兩者都是強調輕松、歡樂地開展體育運動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全身心參與其中,感受體育快樂的同時提升身體素質。區(qū)別則是在于側重點存在明顯的差異:“快樂體育”強調在體育運動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體育的快樂,在歡樂的氣氛中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對學生的情感較重視,并不會過分限制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而“陽光運動”則是以快樂運動為基礎,要求教學結果達到一定程度或者實現什么樣的目標。結合學生體質情況設立相應標準,每天至少有一個小時的鍛煉,在掌握運動技巧的同時,達到體質健康標準,最終的目標是強健體魄,達標爭優(yōu)[3]。
二、小學體育教學從“快樂體育”到“陽光體育”的思考
為了確保“快樂體育”能夠有效過渡到“陽光體育”,小學體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同時也是切實可行的。“陽光體育”的核心思想是時代發(fā)展衍生出來的產物,而這種時代精神則是針對當前學生體質逐漸下降而提出的必然要求。小學體育教學從“快樂體育”到“陽光體育”的轉變,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4]。
1.統(tǒng)一教學思想
“快樂體育”到“陽光體育”的轉變,需要保持思想上的統(tǒng)一。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應加強對“陽光體育”的理解,明晰開展陽光體育的重要性和意義,調動全校教職員工的積極性。與此同時,結合實際學習情況,合理安排“陽光體育”計劃,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運動時間能夠更加有效發(fā)揮其作用,集合優(yōu)秀的體育工作者成立體育小組,確保陽光體育工作能夠有序開展,不斷加以調整和完善,落實責任制,充分發(fā)揮陽光體育的作用。
2.加大宣傳力度
推行“陽光體育”,強化宣傳力度十分必要,可以通過家長會、校園宣傳欄、網絡以及媒體等多種方法來宣傳“陽光體育”,讓更多的師生、家長以及社會群眾了解“陽光體育”的積極性和意義,將“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一輩子”口號深入人心,合理有效調動師生參與,提升陽光體育教學成效[5]。
3.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
新課標教學改革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陽光體育”是以“快樂體育”為基礎,讓學生放下學習負擔,走向操場,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教師應該以教學主導者的身份,積極參與,為學生營造自由空間,實現個性化培養(yǎng)。教師可以利用與同學生建立平等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技能的學習,培養(yǎng)其人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
4.選擇合理教學方法
“陽光體育”能否有效開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只有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因材施教,才能切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促使身心健康成長。
應合理安排“陽光體育”教學時間。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根據學生能夠接受的運動量,在不影響日常學習生活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運動時間,既不能讓學生過度勞累影響學習,還需要保證鍛煉的有效性。如可以將每天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分配到早操和課間活動中。
在條件允許情況下,促使教學條件盡可能多元化,教學內容不僅包括跑步、跳遠以及球類運動,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運動特長安排不同的運動項目,帶給學生多樣化選擇。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陽光體育”主要是在“快樂體育”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注重學生身心健康和智力發(fā)展,在明晰“陽光體育”同“快樂體育”之間的關系前提下,促使兩種教育理念相輔相成,切實指導小學體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邵惠娟.將快樂融入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 2014(61).
[2]林 魁.從快樂體育到陽光體育的小學體育教學淺析[J].新教師, 2015(7).
[3]沙永剛.談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快樂體育”[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52).
[4]劉 利.對小學體育教學從“快樂體育”到“陽光體育”的探索[J].新課程(上),2015(8).
[5]周 敏.“快樂體育”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與嘗試[J].金田,2013(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