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教育改革也不斷深入。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改革對我國的高中教學提出了更多要求,對高中教師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課程的改革需要具有高素質的專業化的教師團隊作為基礎。在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進行教學創新,讓教學過程更具吸引力。本文主要論述高中地理教學的必要性以及一些教學創新途徑。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教學創新;創新設計
一、高中地理教學創新的必要性
在高中教學中,地理教學創新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傳統的地理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借鑒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開創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高中地理教學的創新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第一是教材內容的變革。傳統的地理教材有著結構清晰、知識點全面、重點突出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僅憑最簡單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就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也愿意根據教師的講解,在教材中對相關知識點作出標記,然后通過死記硬背教材知識點的方式應付考試。但是在課改以后,新教材中的知識點相對較少,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的內容大大增加,一些教師擔心進行這些活動對教學成績有不利影響,對這種教學活動難以取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無所適從的現象。第二是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多的地理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這些學生可能會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在課堂上與老師進行討論,如果教師對課程相關知識掌握得不夠充分,可能會難以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以上兩點都會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所取舍。
二、高中地理教學的創新設計
對高中地理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我們應該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自學習慣入手。因此,教師首先應該向學生闡明自主學習的好處,同時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自學方法,有利于教師提高課堂效率。在這里筆者通過對一些教學創新的方法進行歸納,為地理教學的創新提供一種思路。
1.指導學生學會應用地圖
地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之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在地理教材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地圖,這就可以說明地圖在高中教材中的關鍵作用。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也會要求學生購買地圖冊來作為學習參考工具。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教師運用新的教學模式時不應該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方法,教師可以以此展開創新,運用一種讀圖式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注重學習地圖教材以及地圖冊中的地圖,讓學生從地圖中總結某一地區的氣候、地形、交通條件、水源條件等地理信息,學會結合地圖解決一些地理問題,進而學會分析地圖、理解地圖和提高記憶地圖的能力。讀圖用圖的能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能力,使用讀圖式閱讀法對學生提升應用地圖的能力是有一定幫助的。例如,教師在講解高中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中“我國的旅游資源”一課的過程中,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地圖的方式掌握中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分布狀況。使用這種讀圖式教學法,學生對各省的世界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的分布狀況會有更為透徹的理解。
2.采用習題式教學法
對于一些知識點較為繁雜、重點難點相對集中的環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習題式教學法。在進行新課講解之前,教師把一些與新課有關的習題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自主完成。教師根據學生對習題的完成情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習題進行講解。筆者在一些高中調研時發現,一些高中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導學案教學法就是這種方法的一種體現。一些學校在導學案中對某一類地理問題的答題模板都進行了簡要介紹,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學生答題規范性的作用。
在進行地理教學創新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課堂上安排了自主學習的時間,在自主學習結束以后,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主體地位。此外,針對目前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媒介獲取地理知識的問題,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本節課的相關內容,組織自由發言,讓學生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通過其他途徑獲取的地理知識。教師可以抓住這一機會,指出學生的錯誤,并對這些信息加以糾正,這樣對學生學習地理積極性的提高也會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季剛林.新教學模式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產生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1,(9).
[2]孫根年.地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