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和留學政策的逐漸放松,我國出國留學人數日漸增加,同時出國留學學生年齡越來越小,這種現象稱為“留學低齡化”。本文分析了留學低齡化原因及其利弊,并且從家庭和社會兩方面提出了具體應對策略,希望能為出國留學的學生提供借鑒。
關鍵詞:留學; 留學低齡化; 跨文化交際
一、淺析留學低齡化的原因
1.國際原因
近些年,全球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衰退,為了吸引海外留學生帶來豐厚的經濟收入,從而彌補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許多國家在留學政策上做出了調整,使得留學手續更加便利。新西蘭近些年對中國留學生開放程度較高。2002年與2003年教育出口收益17億新元,教育成為繼畜牧業、林業和旅游業之后的第四出口行業,收入超過葡萄酒和羊毛的出口總量所帶來的收益。現如今,對人才爭奪日漸激烈,對象不單單是高端人才,還有爭奪培養人才的機會。
2.國內原因
(1)中國經濟發展。目前出國留學絕大部分以自費為主。近幾年,中國高收入家庭逐漸增多,家庭支付能力提高,有經濟能力支付留學費用,低齡留學不再只是有錢人的選擇,這為低齡留學生出國上學提供了可能性。
(2)國內升學就業壓力日益嚴重。國內升學就業壓力逐年增加,很多家長不愿意讓孩子擠高考這座獨木橋,他們將出國上大學看作一條捷徑。相比之下,在國外上中學申請大學比較容易,并且畢業后可以留在國外就業,所以躲避國內的升學就業壓力就成為了低齡化留學的原因之一。
(3)教育理念的選擇。相比國內的傳統教育方式,西方的中學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領導能力、動手能力等。西方的中學課外活動很多,課程選擇多且靈活,課程選擇的多樣化讓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專長,培養自己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這種想法是低齡化留學的另一個原因。
二、低齡留學的弊端
1.價值觀風險
低齡留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遠離祖國只身生活在外,很容易偏離國家主流價值觀,失去民族文化意識,很難形成民族、國家認同感。同時,由于學生在外生活時間較短不能真正融入西方文化,就很容易出現在中外兩種文化中不知所措,找不到歸屬感的情況。
2.心理成長風險
青少年階段學生心理發展尚未成熟,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呵護,在異國他鄉不適應陌生環境,難免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心中產生苦悶,受到委屈;此時父母角色的缺失,使得孩子的苦悶缺少釋放,會造成情感上的缺失,對孩子心理成長和性格塑造造成很大影響。
三、低齡留學的優勢
1. 有利于語言的學習
從語言學習的規律來看,出國留學的年齡越小,掌握第二語言的速度就越快,水平越高,越地道。例如在英國留學,進入了語言環境,很快就能掌握一口純正、流利的英式英語;消除了語言障礙,與周圍的人交流更加簡便易行,很快就能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入當地社會。這對留學期間的生活、專業學習及畢業求職都大有好處;與此同時,除了母語,掌握一門第二語言,對日后發展大有好處。這是低齡孩子出國留學的優勢。
2.有利于意志力的培養
目前的低齡留學生大多屬于獨生子女,來自長輩的寵愛使他們依賴性很強,甚至有些人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只身在國外磨煉一番之后,大部分孩子都能得到成長,從而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人生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收獲。
四、看法
父母送孩子出國,無非是希望他們接受更好的教育,為他們打造一個更燦爛的未來,使他們成為更優秀的人。然而,低齡留學生年紀尚小,心理發育不成熟。在出國之前,父母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個體特點權衡利弊,為孩子選擇一條更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決定出國后,父母要強化家長的引導作用,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有意識地培養他們過硬的素質,使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挑戰有充分預計,準備好迎接文化沖擊和提高抗挫折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東陽. 淺析“留學低齡化”現象[J].南方論刊,2013,(9).
[2]楊 科. 如何看待當前的留學低齡化現象[J].經濟論壇,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