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央企作為我國國有經濟的重要支柱部分,為我國每年的國民生產總值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央企直接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我國作為一個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國家,國有經濟是我們不可割舍也不能割舍的一部分。本文將著重分析央企具有哪些有特色的企業文化以及如何去建設更有特色的文化體系。
關鍵詞:央企;文化體系;探究;企業文化
一、前言
大家對央企最熟悉的就是中央電視臺,而央視節目中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春晚了,提起春晚,人們都會津津樂道。春晚這個有特色的節目就是中央電視臺所獨有的,但是,筆者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央企不單單是指中央電視臺。
廣義上的央企除了指國有企業,還可以進一步分類,如國家第一級機關直接管理的企業,金融行業等,筆者在下文中會作進一步闡述。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建設獨屬于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是促進我國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大課題。
二、央企概述
央企,顧名思義,就是由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監督管理的企業。我們可以將它簡單地理解為國有企業;但是廣義的央企并不單指國有企業,它還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國家第一級機關直接管理的企業
此類企業主要是指提供國有公共產品的一類企業,具有壟斷的性質。比如為我們的手機提供信號的通信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所屬的石油行業,還有并不具備唯一性、為我國提供安全保障的軍火業,我們日常能夠接觸到的具有競爭性的日常工業等。
2.金融行業
這種央企包括我們所常見的各種銀行、農村合作信用社、證券交易所等。這些都是我們日常可以接觸到的,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3.間接地由中央政府部門管理或者由其隸屬部門管理的企業
這種央企包括煙草、酒類生產企業,黃金首飾的原料黃金生產企業,出行所必不可少的鐵路系統,機場營運系統,廣播、電視、收音等傳媒企業等,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央企現有的企業文化的不足
1.過分看重思想政治工作
現在,有很多企業評價自身企業文化好壞的標準就是本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壞,認為自己只要做好了員工的思想工作,讓員工在思想上認同自己的企業理念,在思想上認為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正確的,是有意義的,這就夠了,這恰恰走入了企業文化的誤區。
一個好的企業文化不只是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還要讓思想政治落實到行動中去。部分企業只要求企業的員工必須具有特別高的政治覺悟,而不管這些員工的業績到底怎么樣,到底有沒有真正在為企業作貢獻,這也是片面的做法。
2.企業文化形式化、表面化
這一現象是很多企業所共有的問題,具有普遍性,其主要原因是很多企業為了追求表面工作,要求企業文化必須做得漂亮,必須要讓來企業參觀的人覺得耳目一新,而不是根據企業本身的特點去制訂屬于自己企業的一套專有的文化制度。
這樣的企業文化只是為了向外界展示,內容形式化、表面化,對于企業自身,卻并沒有什么真實的內涵。很多企業為了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甚至也仿照其他企業的做法,進行一系列華而不實的包裝。
然而,別的企業的企業文化是基于其自身特點的,并不適合所有企業,更不能盲目地模仿,如果一味地模仿其他企業的企業文化可能會導致自己企業文化的缺失,不利于企業發展。
3.企業文化中華而不實現象嚴重
部分企業覺得只要是代表美德的詞語就一定適合自己的企業,至于是否與本企業特點相符就不管了,比如“團結友愛”“誠實守信”這些詞語,并且把這些詞語擺到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的地方。其實,這些話并沒有什么不妥,但也并不能看出企業的特點。這些古老陳舊而又中性的詞語并不能很好地激勵起員工的工作興趣,反而會讓員工覺得平淡無奇,毫無意義。
4.企業文化千篇一律,缺乏創新
經調查發現,部分央企的企業文化都有共通點,千篇一律、缺乏創新。這個企業是誠實奮進,那個企業是奮進誠實,頗有跟風的現象,而這些企業文化的模板則是從一個或幾個經營得很成功的其他企業上模仿來的。但是市場經濟存在這樣的規律,一件物品,第一個新發現的是好的,第二個模仿的或許有些錢賺,但是第三個甚至第四個再模仿時,不僅沒有發展的空間,反而會衰落得更快。
別人的成功的道路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其已經走在了這條道路的前列,為數不多的市場份額已經被其他人占據了。而盲目模仿和照搬其他成功企業的成功之路和企業文化,不僅會錯失發展契機,而且會失去本企業的個性發展,不利于本企業的長期發展。通俗地講就是人家前面一踮腳已經摘完的果實,經過一家家比其他企業的采摘,本來就所剩無幾,到你的時候,你就是跳著去摘也未必能夠摘得到了。
5.企業文化過于僵硬死板
這里所說的僵硬死板是指一個企業所指定的文化是怎樣的就是怎樣的,比如形容企業文化里有“嚴肅”這個詞,那么,這個企業文化里是不會容忍“活潑”這個詞存在的,這就是過于僵化了。一個好的企業文化,要懂得時時變通。
四、如何建設有特色的企業文化
目前我國傳統的企業文化存在許多問題,所以,如何建設一個符合當今時代發展需要,能使我們的員工有動力、讓我們的產品更加有活力的企業文化就相當重要了。
建設有特色的企業文化,企業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強化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絕對是一個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擁有足夠人才的企業,絕對是充滿創造性、充滿競爭力的,這就是企業界的“人才強企”概念。有些時候,企業之間的競爭誰的優勢更大,就是看哪家企業有更多的人才,有更好的適合人才發揮才能的平臺。企業不要只重視工作時長、工作經驗等客觀要素,要積極地任用有才能的人,做到知人善任。
企業要經常進行員工培訓,培養本企業員工的工作能力,增加員工的知識儲備;企業內部要組織人才培訓機 構,保證企業有足夠的有生力量;企業可以多錄取高校畢業人才,這些人才進入企業后再進行集中強化培訓,這樣既有利于員工以后的發展,又有利于本企業的發展。
2.注重企業的文化工程建設
企業的文化建設是絕對不可忽略的一個要素,文化建設就好像企業的一個引路的標識一樣,雖然不能直接為企業帶來經濟或者物質上的收益,卻是企業的一個重要的引路標,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我國國有企業要致力于創造自己獨有的企業文化,讓獨有的企業文化滲透到員工的思想建設中去。
如企業可以鼓勵員工多看書、多參加一些公共活動、公益活動,讓員工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充分利用企業所固有的資源,利用企業的宣傳媒體,多宣傳企業的文化。
3.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一個企業,無論做得是好是壞,這個企業的終端始終是要面對顧客的,顧客就是企業的市場。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足夠的市場份額,那么這個企業是不健全的、不完善的。顧客的滿意度就是一個企業有沒有足夠市場份額的重要指標。
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是為了讓顧客使用的,要充分做市場調研,明白顧客喜歡什么樣的產品,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具有什么樣的功能、價位在哪個階段,才可以滿足顧客的需求,明確顧客的重要性,使企業員工都能在完成自己目標的同時,能設身處地地為顧客著想。
4.提高員工的外在形象
員工的形象在企業內部代表的是一個企業的生產能力、管理模式,在外就是代表企業的整個形象。所以企業員工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企業不僅要提升員工的外在形象,使其穿戴等符合企業要求,同時還要注意員工內在形象的培養。
內在的形象培養包括員工的談吐,要做到員工的談吐不粗俗,充滿企業的文化特征,還有良好的員工行為,如上班時間不懶散,上班認真工作,不開小差等。
5.提升企業領導人的領導形象和素質
企業要全面培養領導人的威信力,要提高企業領導做決策時的準確性。對待員工,領導人要謙虛,細心關注員工的生產生活狀況,不食言,在員工中培養威信力。
企業應建設專門的領導型人才培訓機構,在固定的時間對領導人進行綜合素質培訓,更新領導人對當前市場的認識,使其能針對市場做出合理的決策。
領導人要及時關注與企業有關的新的政策和國家舉措,及時應對,做出最快的反應。領導人作為企業的靈魂和關鍵,一定到做好知識的儲備和與下級員工的及時溝通。
當然,一個企業要建設其獨有的文化體系,并不只是做好這幾條就好了的,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注意。比如產品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經理錄取人才的執行標準等。但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做好以上幾部分工作才能協調健康發展。
五、結語
通過上文分析,我們分析了央企的概念以及我國現行體制下央企企業文化中存在的缺陷,還有面對這些缺陷時,我們應該如何去改進的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獨特的企業文化也愈來愈顯得重要。擁有一個好的企業文化的企業,更容易在如今百花爭艷的市場中取得成功。
一個好的企業文化同時也是企業創新和發展潛力的重要體現。有了好的企業文化,央企會有更加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先龍.現代企業的特色文化[J].企業導報,2011,(6).
[2]黃國造.以人為本 建設企業特色文化——淺談澄碧湖管理局建設企業特色文化的體會[J].企業天地,2010,(12).
[3]李建新.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應把握的幾個要點[J].河南水利, 2000,(6).
[4]袁振權.淺談酒店企業文化建設——以魯糧商務酒店為例[J]. 中國商貿,2010,(24).
[5]袁勝洲.以人為本建設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J].科學社會主義, 2006,(4).
[6]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楊家棟,郭 銳.企業文化學[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