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是教育科研及技術創新的主要基地,也是展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技術創新能力的示范窗口。在高校開展科研工作時,同步產生的研究成果可視為高校專利;但在進行高校專利管理時,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高校專利管理暴露出規范性不強這一突出問題。本文以高校專利管理為論述點,對高校專利管理過程中凸顯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此為依據,就如何提高高校專利管理的規范化水平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校;專利管理;問題;措施
一、高校專利管理的實施現狀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推行以知識產權保護為目的的專利法。在此后的幾十年時間內,我國專利事業走向了發展高峰。而從我國高校專利申請及管理實踐看,隨著高校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及相關資金的投入、政策的輔助實施,我國高校專利在增幅上實現了大幅的提升,以最近五年為例,我國2015年高校專利申請數量比2010年同期數據增長近3倍。高校專利申請及獎勵數量逐年攀升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高校專利質量及轉化率不高等問題仍較為突出,因專利而引發的糾紛時有出現,反映出我國高校專利管理的規范化程度還有待提高。
二、高校專利管理過程中凸顯的問題及不足
高校專利管理過程中,組織機構、資金保障、人員激勵及成果轉化等諸多環節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是導致我國高校專利申請數量落后日韓等國的主要原因。具體分析,我國高校專利管理規范性不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負責高校專利管理的相關機構完善度不高。現階段,高校用于管理本校專利及知識產權的專門機構部門較為欠缺,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門如科研處一般兼管高校專利管理事務,而學校科研處的專利管理權威性也得不到保障,從而導致高校專利管理機構在崗位及人員設置上都不大規范合理,增大了高校專利管理的安全隱患。
其次,高校專利管理需要充足的資金作保障,以便于及時開展專利申請、專利代理及專利保護工作。但受制于我國高校在知識產權保護及科研經費數量較少、資助資金來源較為匱乏等因素的影響,高校專利管理專項費用捉襟見肘,由此導致高校專利的有效性受到影響,導致高校知識產權的流失。
最后,高校專利管理的績效考核跟進不及時,高校專利成果轉化率不高。高校專利管理的績效考核主要依據高校科研人員的研究成果、研究論文及獲獎情況等因素進行教師職務及職稱的調整,出現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受此影響,部分教師及學生個人雖然擁有自身的發明專利,但由于缺乏相應的論文及獎勵支撐,從專利中獲取的利益遠低于由科研論文而得到的獎勵,這就會導致高校專利發明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受挫,高校專利成果轉化率不高。
三、提高高校專利規范化管理水平的措施方法探究
在開展高校專利管理工作時,要以規范化管理及精細化管理為著眼點,然后在參考借鑒其他高校專利管理方法策略的基礎上,認清自身在開展專利管理實踐中面臨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以達到規范高校專利管理的目的。
1.建立健全高校專利管理專門機構,優化高校專利管理的思路方法
首先,作為高校管理部門,應認識到高校專利申請及保護對于高校自身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性,建立高校專利管理的專門機構,使其具體負責本校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對開展高校專利管理的規章制度加以落實執行。通過成立高校專利管理專門機構,一方面有助于加大高校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使專利申請及專利成果轉化的速度得以提高;另一方面通過高校專利管理機構的協調溝通,可以有效降低產權糾紛及技術研發風險的發生幾率,為使高校專利管理機構能夠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高校可以專設人員輔助高校專利管理機構實現各項工作的落實。
其次,高校專利管理在思路方法上也要著力優化,一是要做好高校專利管理專業人才的引進及培養,使高校專利在發明、申請、保護、管理等各個流程都能規范有序地操作,為高校專利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做好人才保障;二是要創新高校專利管理的思路及模式,可以邀請專利代理機構及正規中介參與到高校專利管理工作中,提高高校專利管理的專業性。例如,在高校專利的申請環節,專利代理機構可以對專利申請及專利授權率的前景進行調研,從而提高高校專利質量及授權率。而在高校專利申請文件的準備上,專利代理機構可以憑借其專利管理經驗,有效輔助高校專利管理機構開展申請填寫、申請答疑等工作,使高校專利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2.廣開資金渠道,增加高校專利管理經費投入
從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的來源看,其中接近50%的科研資金來源于政府投入,有近40%的科研資金是由企事業單位贊助,剩余10%的資金來源于其他渠道。從中可見,高校科研經費在數量上較少,在資金來源渠道上較為單一,這就給高校專利管理質量的提高帶來了阻礙。為有效增加高校專利管理經費投入,高校應注重廣開資金渠道,構建高校科研經費及專利研發資金的多層次籌集模式。相關要點如下:①高校應從自身的教育經費中撥出一部分專項資金,用于高校知識產權保護及專利研發。②地方政府部門應預留一部分資金,用于高校專利的資助獎勵。③吸納社會資金及公益資金,使高校專利申請費用、高校專利代理費用、高校專利保護及訴訟費用、高校專利宣傳及推廣費用得到全方位保障,為提高高校專利尤其是PCT專利的申請量提升奠定資金經費基礎。
3.注重調動高校師生投身專利研究的積極性,提高專利的轉化率
第一,在調動高校師生專利研發積極性方面,要摒棄以往的過度注重結果而忽視專利研究過程的思路,在專利績效評估考核中將專利研發項目置于和科研論文發表同等的地位上,借助專利管理的激勵制度,使高校教職工評定職稱、定崗、待遇獎勵、專利轉讓等更加細致合理,最終為高校專利研究及專利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有力助推。在高校專利獎勵的比例上,高校專利研究課題組及個人可以獲取60%的獎勵,專利研究課題組及個人所屬學院可以獲取40%的獎勵。第二,在提高高校專利轉化率方面,高校應做好專利的宣傳、推廣及合作工作,通過校園宣傳、網絡宣傳及社會新聞宣傳的方式,使高校專利能夠與社會需求之間有效銜接,提高高校專利的產業化水平。而在高校專利與社會企業合作的過程中,高校可以探索實施專利入股、專利轉讓及專利使用授權等方式,給予社會企業專利使用權,高校從中獲取一定的專利轉讓及授權資金,實現專利研發及專利管理的良性循環。
高校專利研發是衡量一個國家科研水平及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在高校專利研發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應針對高校專利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弊端,從高校專利管理機構的設置、高校專利經費資金的籌集、高校專利管理激勵機制的完善等多個方面入手,使我國高校專利管理能夠最大化地發揮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許海萍.高校專利管理的新策略[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
[2]張 輝,劉 洋.基于知識創新體系的高校專利管理[J].科技與管理,2015,(3).
[3]劉曉靜.高校專利管理問題探討[J].科技與創新,2015,(1).
[4]陳榮華.試談關于高校專利管理中若干問題[J].中國科技博覽, 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