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需要擁有一個活躍的氛圍,讓學生在互動中感受到課堂的魅力,而不是在沉悶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初中數學學科由于學科本身的特點,如果教師不能激活課堂,將學生置于互動情境中,教學效果將會不容樂觀。
關鍵詞:初中數學;互動;策略
一、調動情感因素,引導學生參與互動
互動作為改善課堂氛圍的有效方式,應當積極運用到教學中,傳統課堂中的互動只是用于交流學習,并沒有將太多的情感融入進去,課堂氣氛并不是非常活躍,所以效果不是太明顯。師生之間的關系是比較特殊的,老師作為學生的指路人,如果老師在互動中融入真切的情感因素,更容易引發學生的共鳴。學生在課堂中不積極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課堂中缺少了情感,老師一味地講解知識點,忽略了情感方面的教學,因此學生感受課堂的氛圍無疑是枯燥冰冷的。只有在課堂中融入了生活中的情感或者其他方面的情感,才能讓學生感到課堂是有樂趣、有情感的。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組”時,枯燥的方程式不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是老師在其中融入情感因素,就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內心的共鳴。比如,在教學方程式時融入生活類情感,老師可以設置這樣一道題目:“如果十年后你已成為一名設計師,那么給你一塊長40m、寬30m的地皮,讓你設計一個泳池,要有便道與休息區。那么你會如何設計呢?如果要求便道面積為總面積1/5,那么你能計算出便道的寬度嗎?”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互動之中。
二、利用多媒體互動,激發學生獲得興趣
科技的迅速發展,使得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我們在教學中也利用了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其效果很明顯。因此老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互動教學,因為多媒體可以展示出許多有趣的圖像,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進行互動,提升互動的效率。老師從學生喜好的事物入手,利用多媒體呈現給學生,營造活躍的氛圍,接著讓學生根據材料進行分組討論。例如,在教學“一次函數”時,教師可以畫出一個非常有趣的函數圖形,學生覺得圖形很有趣,便會想著如何去畫。這時候老師教導學生做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從簡單的函數圖象畫起,那么就要想到能從中找出哪些簡單的圖形,當然最簡單的是直線。找到之后,便可以引導學生如何畫出圖形,了解一次函數的系數的意義是什么。讓學生小組進行討論互動:一次函數的系數代表了什么?其系數越大,函數圖象越接近什么?學生要借助圖象來思考,畫出多個函數圖象,然后通過比較去掌握系數的意義。
三、創設互動情境,引導學生在互動中探究
互動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而且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學生在課堂中互動,能夠提升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因為有些學生對課堂有一定的排斥感,認為課堂是非常枯燥的,沒有太多的樂趣。如果不及時改變這些學生的消極思想,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對上課感到厭惡,也就是厭學癥。但如果老師能夠渲染一種互動的、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圍,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學生的心思吸引住,使學生將一節課的時間充分用在學習上,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影響事物概率發生的原因”此類相關知識點時,老師就可以與學生開展課堂互動,探討其中的變化。如準備一枚硬幣,在不同的環境進行實驗,或從不同角度投拋硬幣,這些方式都會對實驗造成不同的影響,收集在這些情況下得出的數據,并進行認真分析,從而得到影響概率的因素。這樣的數學互動活動可使學生對知識點更有印象,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
四、設計有效提問,在互動中激活學生思維
老師在課堂上提的問題,應該符合當前上課的進度,這樣才能達到鞏固學生知識的要求。例如,在教學“求四邊形面積”知識時,可以先從什么是四邊形進行討論,再從如何計算三角形面積著手,再一步一步計算四邊形的面積。這些問題相對而言都是比較簡單的,很容易激發學生的信心。這樣,由簡單到復雜,由容易到困難,由三角形到四邊形,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難度,才能讓學生在思考問題中獲得進步。
參考文獻:
[1]譚寶彪.淺談初中數學互動課堂的構建策略[J].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5,(6).
[2]程甜軍.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及其構建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