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也已經成為美術教學的主要目標。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現代的教學手法,吸收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從多元化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本文對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做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學生;創新思維;培養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1)以好的作品吸引學生的眼球。人們對美好事物往往都是喜愛與欣賞的。老師在課堂上應多將好的作品給學生看。學生欣賞到非常棒的作品后往往會非常羨慕,進而希望自己也能創作出同樣優秀的作品。這樣他們對美術的興趣就會愈發強烈,本身有繪畫天賦的人也會開始慢慢顯露自己的才華。這樣既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又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兩得。
(2)以命題激發聯想。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布置一個命題,讓學生根據命題去想象。例如,“夢想”這個命題就很好。學生根據夢想去創作出自己能想到的任何作品。“幸福”這個命題也同樣如此。乞丐能填飽肚子就是幸福的,老百姓在除夕夜能團聚也是幸福的,有的學生認為在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覺是幸福的……借命題的形式去激發學生的聯想與構思,一幅幅畫面就會慢慢在他們的腦海中呈現出來,最后呈現出來的作品沒有對錯之分,這能大大滿足學生的成就感。
(3)美術不止于繪畫。一提起美術,大多數人的第一想法就是畫畫,但美術不僅于此。美術還包括剪紙等造型類藝術。老師除了用繪畫作品,還可通過剪紙等造型類作品吸引學生,造型類美術作品不需要繪畫功底,是手工實踐的成果。在動手過程中,學生能在玩中學,學中玩。這大大提高了他們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二、多元化的教學手法
(1)在現有的作品基礎上修改。老師可以時常拿一些作品出來在課堂上和學生交流。并不時詢問學生對這類作品的看法以及修改意見,包括如果學生自己作此畫會怎么做。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以及本身的優勢與習慣,會找到更好的平衡點,以此達到培養初中生創新思維的目的。這是激發學生去進行思考創新,這是很好的發散思維訓練。
(2)繪畫不止于畫。縱觀大師的作品中,那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往往讓人流連忘返。老師應多帶著學生去細心觀察記錄生活,讓自己的作品充滿生活的氣息,而不是呆板的作品。同時,老師可以用聽覺去刺激學生的想象力,在特定的音樂背景下,能夠展現出什么樣的作品,這些是學生要去完成的。這樣非常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真正做到將聽覺與繪畫相結合。文字、圖像等都是非常好的切入角度,老師應把握住這些重點。
(3)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多媒體作為新時代的工具,具有很強的傳輸信息的能力以及綜合各元素的能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使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可事半功倍。
三、明確創新的前提
創新是有前提的,有自己的主見并毫無動搖地堅持下去,才能有所創新。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鼓勵學生敢于求新,敢于質疑,敢于遵從內心的想法。
(1)標新立異。初中生正處于標榜自我的時期,老師應抓住這一點,鼓勵學生標新立異。
(2)忠于內心。古往今來,好的作品幾乎都是與作者內心的呼應。堅信自我才能創作出偉大的作品。
(3)敢于質疑。學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質疑前人。好的作品亦有不足之處,要敢于質疑,相信自己。
四、加強思維訓練
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應多重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以及聯想能力。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訓練,為初中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做好鋪墊。同時,老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對觸覺、聽覺、視覺的感知力與把握力度,并從實踐的角度提高學生對生活與藝術作品的欣賞能力。
通過不斷訓練,學生才能在美術上不斷地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以完成真正的蛻變。
創新思維的培養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它要求老師不斷安排適當的情景去引領學生進入創新思維的海洋。對于初中生本身而言,他們要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優勢點,在此基礎上敢于質疑,創作出有力度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劉科峰.靈動激趣,成就生命課堂[J].讀寫算,2012,(45).
[2]楊育平.初中生美術學習興趣的培養初探[J].學周刊,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