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課程銜接問題都是中高職教育銜接的關鍵點,目前我國會計中高職專業課程銜接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問題,例如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等。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多年來的教育實踐經驗,從不同角度針對會計中高職課程銜接問題展開了一系列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為同行業人士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會計;中高職;課程銜接
一、會計中高職課程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清晰
當前很多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培養目標過高,與實際活動脫節,一些中職學校還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中初級會計師的水平上,這些學生畢業以后大多可以勝任大型和中型企業中的會計審計工作,這種培養目標明顯和實際情況不相符,也與市場需求不對稱。因為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尚不完善,各層級職業院校之間以及不同專業教師之間缺少基本的溝通。因此,在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過程中,中高職層次會計專業培養的目標存在明顯的錯位現象。
2.課程內容標準不一致
中職學校和高職學校都會按照自己的培養目標來制訂課程內容。首先,由于中職在課程設置上過于重視實踐,其課程難度均比較低,對理論的學習并不扎實,因此很多中職生進入到高職以后會面臨學習上的困難。其次,一些高職院校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經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在高職階段均實施一致的教學計劃,中職專業課程內容根本不能在高職階段得到充分利用。
3.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重復
當前高職院校中會計專業學生主要為高中畢業生,對中職生招收的比例比較少,因此其人才培養方案均按照高中畢業生標準進行設計,很少對中職生的情況進行考慮。然而中職會計專業畢業生進入到高職后,很多專業課程的設置均和教學內容出現重復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直接影響了中高職之間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與此同時,也存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弊端。
二、如何做好會計中高職課程銜接工作
1.結合不同能力要求來確定培養目標
中高職會計專業主要是培養會計行業技術技能方面的人才,分別隸屬于中職和高職兩個不同的層次。中職教育的重點在于培養高素質勞動者,高職教育的重點在于培養高級技能人才,這二者之間存在顯著差別。中職會計畢業生的畢業方向為一些中小企業,例如倉管、收銀、出納等,以上崗位均對單向技能的熟練度要求比較高,同時可以通過反復訓練滿足企業需求。而高職會計畢業生的就業途徑不僅包括中小型企業,同時一些會計機構及相關非營利性組織也會招收高職畢業生。
2.建構“平臺—模塊”課程結構
從課程上來說,中高職會計的課程結構可以利用“平臺—模塊”的模式,其中“平臺”是指由學科技術基礎課和公共基礎課構成的職業基礎平臺,其中,學科基礎課程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工作做好專業鋪墊,公共基礎課程可以為中高職學生在基本科學文化素養上做好銜接。“模塊”通常可以分成職業技能課程、職業基礎課程及拓展課程三個不同模塊。其中,職業技能課程模塊與職業基礎課程模塊可以在中高職學生培養目標實現過程中提供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這是中高職課程銜接過程中的關鍵。專業拓展課程可以將學校的文化特色以及學生的能力遷移需求充分體現出來。
3.中高職統一課程標準
大量研究表明,很多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均對課程標準進行了統一制定,因此中高職之間課程的銜接比較通暢,在終身教育理念的影響下,職業教育成了和普通教育平行的一種教育關系,將終身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立交橋”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然而我國不同高職院校的課程標準、教學計劃均不相同,學生完成課程學習以后獲得的專業技能和知識也存在明顯差異。要想切實將中高職銜接過程中課程內容問題及課程設置問題解決好,首先必須完善統一標準,對這些問題進行規范。
綜上所述,要想僅僅在學校層面的參與下完成會計中高職課程的有效銜接幾乎是不可能的,還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為其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這樣,中高職會計之間的課程銜接才能朝著較高層次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惠君.會計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銜接問題的思考——以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為例[J].價值工程, 2013,(15):256-258.
[2]王春梅.基于崗位勝任力的中高職會計類專業課程銜接體系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13, (3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