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學院校的校園文化對塑造醫學生的人文素質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培養出具有較高人文素質的醫學人才,醫學院校必須準確把握當前校園文化的現實狀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關鍵詞:校園文化;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
校園文化屬于教育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并涵蓋院校領導、教職工,以育人為主要導向,以精神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群體文化。校園文化能夠激發青年學生的激情,能夠喚起青年一代獨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隨著醫學的迅速發展,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醫學模式的改變以及對衛生醫療服務需求程度的提高,要求醫學院校必須準確把握當前校園文化的現實狀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醫學生擔負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醫學生素質的高低,將影響其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質量。
醫學生人文素質的現狀離不開醫學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目前醫學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存在著不少問題。
1.對校園文化的認識不夠充足
校園文化的建設是為了文化育人,但現階段,大多數高校對此還存在不少的認識誤區。有的高校重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而忽視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有的高校將校園文化建設等同于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一味發展娛樂文化,有的高校更是將校園文化建設等同于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學生的管理或是學生社團的管理。
2.只注重效益,輕視大學精神的影響
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現今大學校園變的浮躁、媚俗、功利,表現出校園文化責任心及功能的缺失,高等醫學教育的功利性受到不適當地夸大,而學術性和精神性受到人們的漠視,校園文化的主旋律在一定程度上向社會文化趨同。因而難以創造出對社會文化具有指導意義的優秀的、先進的文化,大學校園文化引領社會發展的功能日趨衰弱。[1]
3.缺乏具有醫學院校鮮明特色的校園文化
醫學院校培養的是以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為目標,并具有崇高職業道德素質和職業理想的專業人才,因此其校園文化建設必須以此為目的。縱觀醫學院校校園文化發展狀況,多數醫學院校從實用主義的立場來進行校園文化建設,人云亦云,忽略校園文化建設中所蘊含的人文醫學精神,且“以人為本”的醫療觀教育和醫德教育相對滯后。[2]
結合高校醫學生學習的特點及人文素質現狀,校園文化在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培育過程中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意義。
(1)它可以培養醫學生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深厚的校園文化可以影響學生立志于醫學教育事業,在這種精神的無形感召下,不斷凈化學生的靈魂,其職業道德和責任感、使命感也逐步形成。
(2)良好的學校形象和優秀人物會對醫學生起著模范和感染的心理作用,高校的校園文化注重將學校培育出來的名醫等人物的思想、道德品質、人生觀、價值觀等有計劃地提煉,對學生進行社會化角色的培養,高校的校園文化影響著醫學生與他人交往的合作性及獨立性,優秀和諧的校園文化提供了充足的“氧氣”使醫學生領會社會對醫務工作者的期待,為將來提供醫療服務打下基礎。
在高等醫學院校學生素質培養中,校園文化作為學校的精神、傳統、作風和理想追求的綜合體現,將對每個在校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等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將影響其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直至終生。
校園文化建設需要各部門的協調合作,因此,各院校應認識到,營造良好和諧的校園文化對醫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應當經常在工作過程中進行檢查和落實。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且系統的工程,必須建立一支專業性強并熱愛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教工隊伍,需要有活力、能力強的學生骨干形成梯隊,為祖國的醫療衛生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簡利亞.淺談構建有醫學特色的校園文化[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16):26.
[2]遲淑清,高登輝.醫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及思考[J].中國教育, 2010,29(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