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大學校園暴力事件的屢次出現,這給學生、校園和家庭產生重大的影響,尤其是在體育院校中表現更加突出。暴力事件的出現歸根結底是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因此,研究體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極為重要。
關鍵詞:心理健康;體育院校;大學生;途徑
一、體育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分析
1.自身性格方面
體育院校的學生基本上都是性格外向,做事比較直接,能夠在枯燥的體育鍛煉中獲得成長。但是他們在生活中缺乏必要的耐心,遇事急躁并且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加上他們長期從事體育鍛煉,缺乏必備和完善的文化課程學習,對于客觀事物的處理層面的認知程度低于其他專業的學生,處理事情的能力也就相對較差。
2.個人心理方面
體育院校的學生長期開展的體育鍛煉鍛就了他們爭強好勝的精神,這也是體育運動競爭性因素使然。個體差異使得他們對待同一事情也會表現出不同的處理方式,有些學生能夠自我調節處理,但是大部分學生則會出現心理障礙,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重視心理因素。
3.學業競爭壓力方面
體育院校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運動能力,還需要學習好相應的文化課,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夠完成相應的學業。當前很多教師并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缺乏引導,使得體育院校的學生一旦出現學業不達標的情況就產生不良心理問題,無法保證其心理健康。
4.社會輿論方面
社會對體育院校的學生存有偏見,認為“頭腦簡單和四肢發達”,認為他們文化素質偏低,性格沖動,缺乏遇事冷靜思考的能力而體育院校的畢業生也在社會中的認可度相對較低,這些因素都會給體育院校的學生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誘發心理障礙。
5.家庭教育方面
目前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因家庭教育的溺愛養成膽小和懦弱的性格。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科學使得大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相對較差,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應對能力也就相對較差,其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二、體育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原因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復雜性
當前我國體育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復雜性有很大的關系,心理健康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需要長期性觀察的問題,對于心理健康問題也只能夠通過心理健康檢驗來發現,但是檢驗過程和結果極為依賴于個體的心理表現,使得檢驗結果的客觀性大打折扣。心理健康教育依賴于心理溝通和交流,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具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并且學生的心理只有表現出某一個特定行為時才能夠被發現。這些因素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復雜,這也是體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顯著的重要因素之一。
2.心理健康教育不科學
我國高等院校的教材缺乏學生特色,大部分專業都是采用通用教材, 對于體育院校來說,心理健康教育本 身就具有特殊性,如果采用其他專業 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教學效果 也相對不顯著。日常教學工作也多集中在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教育也多采用糾正型的教育方式,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前瞻性。
3.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我國很多體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歸屬于學生處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大多是由輔導員來完成,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由于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使得很多心理學專業的畢業生也不愿意就職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處于邊緣化的地位,這些因素都會制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發展。
4.學生個人因素
雖然體育院校的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但是他們的自我認知能力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他們對自身的心理問題認識不到位,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否存在心理問題,也沒有培養健康心理的意愿。雖然高校正在著力于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但由于學生自身的不重視,也就無法采用科學的方式來處理其心理問題。
三、體育院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體育院校內部建立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當前體育院校中的很多學生基本上都是不會主動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可以在學校內部建立以校、系、班為主體結構的教育體系,使得更多的人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當中。由于學生的內心真實想法不會輕易向他人透露,可以通過與他們關系最密切和最了解他們的人來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并且每個體育院校都應成立專業的心理輔導機構,安排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當中,使學生多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重要性,這樣才能夠有助于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2.建立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
任何教學工作都是需要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環節是做好課堂教學,積極健康的教學環境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學生也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就是讓學生具備優良的心理素質,尊重和理解學生,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體育院??梢远ㄆ谂伤托睦韺W教師參與到各種心理教育培訓中,切實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要想提升體育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學效果,提升師資力量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這也是教育學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3.舉辦各種類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體育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所有高校中最為突出,問題也是最嚴重,這樣要求我們必須重視體育院校的心理教育。學校在本校師資力量和水平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多邀請心理專家采用專家講座的方式傳授心理學知識,或者聘請他們為客座教授,講座的內容必須是結合體育院校學生的特點來安排,主要集中在挫折應對、壓力釋放、緊急問題處理等方面。校園內部可以采用宣傳欄的方式進行宣傳,使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心理學知識,通過心理學知識發現自身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4.采取多樣化的方式開展心理健康輔導
網絡技術的發展給教育提供新的平臺,網絡平臺能夠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學習平臺和輕松的學習環境,學校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體育院校的一部學生由于參加一些比賽而無法進行課堂學習,網絡平臺能夠為他們提供溝通交流機會。還可以建立網絡心理咨詢室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傳授心理學知識,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和及時的心理健康咨詢。
四、結語
體育院校的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專業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必須有效分析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結合體育院校學生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確保他們以一種健康的心理應對各種社會挑戰。
參考文獻:
[1]關喬友,黃艷蘋,李 玲.體育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2(2).
[2]吳伊靜.體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