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發現,現階段外語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忽視了對外語學習者交際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勢必不利于外語學習者英語應用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我們應當對外語教學中外語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定位,并以此為目的創新教學模式,實現外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外語文化教學;交際能力;文化角度
1.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定位
(1)從文化角度來談跨文化交際能力。從文化角度來看,文化交際這一領域是以文化為基礎的。文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就好比海洋中的一滴水,而這一滴水往往蘊含的是思想價值中的潛意識。[1]從這一角度來說,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文化的內涵要遠比我們所觀察到的和所感覺到的更加寬廣。如果從人類學角度來看文化交際,我們不難發現,所謂文化,主要是人民和群體的一種生活方式,它的范圍非常廣泛,甚至涵蓋整個群體的社會實踐。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所謂跨文化交際能力,主要是指在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進行的交流與溝通能力,它能夠實現不同民族以及不同語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因此,從文化角度來說,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是實現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的能力 [2] 。
(2)從目標語言文化來看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語言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應當充分意識到語言的產生為人們的思維交流和溝通提供了工具。語言來自不同的文化,其不可以脫離文化而存在,但可以反作用于文化。如果我們在外語教學過程中脫離了文化教學,則不利于語言教學目標的達成。語言與文化之間的聯系不僅僅是思想的一個外在表現,也是思想的內在框架,如果拋棄語言,單純地談論思想,談論文化,則其就會變成為一紙空文。隨著社會的發展,方言以及特定群體用語逐步發展起來,極大地豐富了社會文化。不同的語言,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個體、群體觀點的差異。正因如此,在進行外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外語學習者深入理解隱藏在目標語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并逐步建立起相應的跨文化意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充分運用語言這一工具將自己的觀點、態度以及情感表達出來,實現自身文化交際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2.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
(1)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筆者認為,外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提升自身的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還要不斷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明確,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在分析文化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外語學習者觀察語言文化的能力。其次,外語教學者應當積極鼓勵外語學習者通過對比等方式,樹立語言學習中的跨文化意識。最后,在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中使外語學習者意識到,在社會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文化并不是停滯不前的,它是不斷變化的。為了進一步提高外語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們有必要也有責任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帶領外語學習者學習外來文化,增進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
(2)選取典型文化為內容的教材。教材在外語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良好的教材有利于提高外語學習者的外語學習興趣,幫助外語教師組織教學。因此,想要進一步提高外語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們必須選取相應的文化素材。例如,教師可以以國外一些國家的飲食習慣、交流方式作為教材資料,并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教材資料與學習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在課堂上依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外語教學,從而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實踐過程當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在選取典型文化素材作為教學內容的時候應當遵循適量的原則,過多的典型文化素材選擇不僅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可能給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3)應用靈活的授課模式。外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模式,這種做法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外語學習者的外語學習興趣。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運用圖片、紀念品等方式幫助外語學習者明確目標語言文化,并積極鼓勵他們進行深層次的文化探究,實現語言文化意識的構建。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外語教學中如何定位[J].外語界,2013(6):2-8.
[2]潘 玥.淺談高校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科技信息,200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