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應該積極改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總結教學經驗,實施新課標教學。
關鍵詞:新課改;教學;思考;學習方式
一、高中政治教學在新課改中遇到的問題
1.教師教學觀念陳舊
在實施新課改的過程中,盡管新教材已經代替了舊的教材,但是一些教師的思想觀念還是停留在過去。面對新教材,部分教師不以為然,仍然按照原來的方法進行教學,以致忽略了新教材實施的意義與目的。
一方面,從講課內容上來講,部分教師講課毫無激情,完全照搬照抄教材,沒有內容與形式上的創新。這樣不僅不會提高課堂的效率,還會影響教學的進度,嚴重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學生甚至會因此產生厭學心理。
另一方面,有的教師在不太了解新課程教材的情況下,就急于試講,教師在自己都不清楚教材內容的情況下教學生,勢必會使學生對新課程中的知識難以理解,一知半解,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
2. 新課改實施的情況下,學生學習方式單一
調查問卷顯示,大部分同學在政治課上注意力不集中,對政治課不感興趣。這是由于政治課所學知識都是記憶性的知識,沒有任何新鮮感,因此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教師一股腦地灌輸政治知識,學生已經養成了不愛思考、不懂得如何學習的習慣,完全處于被動的一面,缺少探究事實的精神,不注重自己的思考過程,只是單純地死記硬背。一般情況下教師說什么,學生就記什么。學生的這種學習方式大大阻礙了新課改的實施,所以要盡快改變學生的這種學習習慣。
3. 考核的方式不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開展教學,可是采用這種教學模式之后,學生仍受到考核方式的限制。雖然新課改之后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以及教材都發生了改變,但是最后的考核機制仍然沒有改變,考試結果是最終的審核標準,導致新課改的目的很難達到。
二、新課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學對策與實施
1.轉變教師舊的教學觀念,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對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應該積極改變自己的傳統教學觀念,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進行教學活動,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完成教學任務。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樹立起全新的教學觀念,一定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高中政治教師更應該注重對新理念的學習。作為課程內容教學的實施者,教師應該具備基本的新課標知識,所以教師應該時刻跟隨時代的腳步,豐富自己的課程標準知識以及自身的專業文化知識,要一直堅持學習新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師在不斷學習新課標知識與理念的同時,要不斷進行反思,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2.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按照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仔細觀察總結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對于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應給予鼓勵;對于差的學生,要幫助其改正,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師講課之前,要讓學生及時做好預習,在教學期間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努力探究。讓學生在課后及時復習課堂上的知識點。
3.設計多種課程評價體系
在目前教學評價方式依然以考試為主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自己采取一些評價指標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比如,教師可以適時地在政治課堂上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由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大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新課改的問題研究,要從教師、學生和評價體系三個方面來思考,要針對其中遇到的問題仔細分析原因,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對策。教師要努力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提出相關建議。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標理念,更好地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王鳳軒.關于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改革的思考[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6):29-30.
[2]阮俊琴.關于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探討[J].文理導航(上旬刊),2014(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