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科技與教育的結合愈加緊密,在這一背景下,慕課教學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新一輪教學改革高潮。本文以民辦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慕課平臺的使用情況為切入點,探討我國慕課平臺的搭建及應用的整體情況。
關鍵詞:慕課;民辦院校;思想政治課
一、慕課的使用現狀
隨著慕課教學的深入,諸多院校紛紛效仿名校模式引入慕課教學模式,但就思想政治課教學而言,搭建平臺及使用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
1.使用率較低
雖然大多數院校都引入了慕課教學平臺,但由于平臺的搭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本身有較重教學任務的教師很難有時間配合錄制慕課,最終導致在慕課平臺搭建環節上時間拖延現象非常嚴重。對思想政治課而言,雖然慕課平臺資源較多且生動豐富,但需要教師不斷加以甄別及篩選,對于一些高齡教師而言,本身的信息技術掌握程度較低,面對繁雜的在線操作往往力不從心,會導致自身的課程教學精華難以完全展示在平臺上。
與此同時,盡管世界范圍內慕課教學是大的改革趨勢,但對于我國大多數民辦高校而言,很難效法名校迅速搭建好可用的慕課平臺,即便是加盟大的慕課平臺,學科建設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在搭建平臺的同時,課堂教學還是主要的教學方式,要完全推廣慕課模式還需要很長時間。
2.效果不明顯
對于思想政治課而言,由于其理論性較強,很難單從線上教學中達到所預期的教學效果。而且,對于民辦高職院校而言,其生源質量與本科類院校有所差別,各地區各級別院校間生源差距也比較大,雖然大多數慕課平臺提供了教學監控功能,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有一定的漏洞,導致部分學生并沒有參加課程學習,嚴重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
3.機制不健全
如上文所言,部分院校采取了與門戶網站合作的平臺搭建模式,故在校內創建了專門的慕課管理部門,但大多數院校尤其是民辦院校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管理機制,平臺管理主要靠信息及實訓中心完成,而教學監控主要由教務處負責,各部門相對獨立,導致部分教學問題難以妥善解決。
二、未來慕課平臺推廣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轉變教學觀念
隨著慕課平臺教學等新教學模式的推廣,教學主體日趨二元化,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主導作用的仍是教師,故要在高校進一步推廣慕課教學,先應該對教師加強培訓與實踐指導。一方面,為教師提供外聯學習的機會,通過學校間交流甚至國際交流,讓教師切身感受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通過專門指導使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使其能夠熟練使用新型互聯網技術,能夠參與教育技術改革。只有作為主導的教師能夠轉變教學觀念且具有實際的操作能力,才能為慕課的搭建與推廣提供基本保障。
2.學校提供機制保障
任何科目的慕課平臺教學都是一個完整的教學流程,需要一個完善的機制。筆者認為,主要包括以下三個組成部分:第一,完善的管理機制。有專門的負責人員,無論是加盟模式還是聯合開發模式,都應該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一方面,保證平臺的順利搭建;另一方面,設有針對教師教學與平臺突發狀況及與校方各部門間運作的專門協作人員,確保平臺的正常運營。第二,合理的教學機制。基于目前我國慕課平臺的使用情況,慕課教學仍需要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那么就需要教師合理規劃并合理執行新的教學規劃,在保障慕課平臺不會成為面子工程的同時,提升教學質量與品質。第三,健全的反饋機制,通過對平臺使用和教學質量的雙重反饋,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3.各方堅持不斷創新
一門課程的教學方式及課程本身的合理性與傳承性的核心就在于不斷創新。慕課教學來源于國外教育,在與中國實際教學結合的過程中已經有了很大改進,但仍然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校方、合作門戶網站甚至學生的共同努力與不斷探究。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國慕課教學平臺必將得到更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彥威.慕課模式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與職業,2015(35).
[2]羅 珍.論慕課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新模式及踐行機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2).
[3]郭 英.慕課在思政課教學領域的應用[J].青年記者,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