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效課堂、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突顯,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尤為重要。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促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數學教學;初中
一、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的問題
1.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多以教師為教學的主體,使用灌輸式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處以被動的狀態,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在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只能了解知識的框架,而無法在活躍的氣氛中獲得新的啟發。
同時,我們知道不管如何優異的教學方式,若是一成不變地長期使用,容易導致學生出現抵觸、厭倦的心理。依據生物學理論,過于單調的模式將會使人類大腦刺激變得單一,從而降低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效率。
2.對合作學習教學重要性認識不足
數學教材本身有相對滯后于現實生活和生產實際的內容。不聯系實際生活,就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方法上若一味沿襲傳統就不能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如果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發揮學生的個性。
3.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地接受數學公式、運算方法以及圖形轉換等知識,使得課堂教學枯燥,這樣既不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會影響學生應用數學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和綜合能力才是數學教學的宗旨,而小組合作學習、高效課堂就能體現這一點。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攻略
1.根據學生的特點,提高合作學習探究的實效
教師在課堂上要當好“導學”的角色,把學生當做主體。主動合作探究不能流于形式。所以教師要選取具有實用性的知識進行教學。把握知識的關鍵點,進行科學的梳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這一章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許多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典型的軸對稱建筑物展示給同學們,然后讓學生們根據建筑物進行思考:這些建筑物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可以這樣設計而不會出現倒塌?其中的原理是什么?教師可以讓全體學生進行合理組隊,并且要求他們在課后觀察身邊的建筑物,將獲得的信息與同組的隊員進行分享,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獲得知識的豐富程度。
2.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合作學習的效果
教師在教學中,應多一點思維的引導,少一點強制灌輸。為了讓學生按老師的引導方法獲取信息,教師就要把握適當的機會引發學生的情感,使其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發現新的知識。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時候,教師可以拿出一個比較常見的紙箱。紙箱有兩面是長方形,另兩面是正方形。如果橫向來看,紙箱是正方形,從豎向來看,紙箱是長方形。而如果從某一條邊或者某一個點看,則紙箱是多邊形,這些現象的原理是什么呢?讓學生們組成一個個小組進行討論,也可以讓學生自行折疊一個小盒子進行探究,從而使學生得到不同的收獲。
3.適當增加競賽活動,促進課堂的高效性
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源泉,是創新的前提,沒有實踐的支撐,就無法在事物中發現問題,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成了無根之木,教學中通過組織簡單的競賽,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組隊。而教師則要根據計算公式,選擇合適的課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對于獲得正確答案的小組要給予一些獎勵,使學生可以積極參加課題競賽。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競賽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所學的知識探究答案,也可以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總之,在初中數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是新課改、高效課堂的重點。只要我們認真組織,精心策劃,借助現代教學手段,一定能提高學生團結協作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利于促進數學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包洪梅.優化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創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新課程(中學版), 2014(6):22.
[2]陳向明.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建設[J].教育科學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