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職學生的文化課中,語文是一門很重要的科目。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完成的目標。語文有著應用范圍極廣的特點,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人們的思想文化素質,還能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近年來,我國整體進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使用給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捷。我國對教育政策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導致我國對高職學校的語文教學問題越來越重視。信息化時代給高職學校學生帶來學習上的便捷的同時,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更多的學生沉迷于網絡,他們的身心有許多健康隱患。這就要求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問題并盡力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進步。
關鍵詞:信息化;高職語文;語文教學;影響;對策分析
我國信息化時代的逐步發展,對現代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了信息化時代給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所帶來的影響,并提出了幾點有效的解決策略,希望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信息化對于高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化的教育方式也成為了現代教育的主要教學方式。信息化的教育方式對于我國教育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們必須對它足夠重視。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信息資源,使它們在高職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二、信息化對于高職語文教學的影響
1.豐富了教學資源
我國當前正處于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這個時代為我國的教育工作提供了許多便捷。信息化為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在互聯網這個平臺里,大量知識的涌入使我們完成了知識共享這一目標。語文這一科目,本來就不具有唯一的標準答案,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拓寬我們的眼界。通過對知識的搜索和閱覽,我們能夠發現其他人對于這些話題的看法,并且能夠參與一定的討論,能夠對一些問題產生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對我們自身文化知識的積累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2.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逐漸提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代群眾對于教學質量的要求。在信息化的促進作用下,傳統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學生學習的地點也不僅僅局限在教室的座位上,通過互聯網的傳輸,學生可以選擇遠程課程學習的方式,使自身所了解到的知識更加的系統和全面。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完成對信息資源的搜集和整理,使課堂內容不再局限于書本之內并更加富有多樣性。互聯網上的信息資源為高職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資源獲取途徑,對老師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信息化對于提高高職語文教學的質量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3.硬件基礎相對落后
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都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學校的多媒體硬件設施相對落后。職業類院校和普通類院校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職業類院校較之普通類院校更加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來置辦教學所需的硬件設施,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學校的教學目標順利完成。教師教學所需要的資源常得不到及時的更新,使教育資源處于一個停滯不前的階段,導致無法滿足信息化時代對于高職語文教學質量的要求。所以說落后的硬件基礎設施對高職語文教學的質量有著嚴重的阻礙作用。
4.落后知識傳播泛濫
在信息化時代的促進作用下,文化知識傳播速度得到了加快。高職院校的教師和學生所獲得的信息資源多種多樣。其中難免會有落后文化,如果學生過于專注落后文化,不僅會阻礙高職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會給其身心帶來極為不利的健康隱患。所以當我們在網絡中學習知識的時候,要正確區分精華和糟粕,摒棄落后的文化知識。
三、信息化對于高職語文教學的對策分析
1.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信息化時代為學生提供了便捷的獲取知識的途徑。信息化為我們帶來了許多在線交流的平臺,這樣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這些平臺分享自己學習的心得,在互相交流中促進自身知識的積累。
QQ、微博及微信都是目前生活之中常見的社交軟件,它們為我們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臺。課堂上的學習時間畢竟有限,學生課后如果有疑問可以通過這些平臺跟老師、同學及志趣相投的人士相互交流,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只要在正常時間范圍內都可以達到學習的目的。
2.重視高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目前我國學生的學習目的大都是為了應對考試,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極易忽視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在信息化時代下,通過課本我們可以將知識延伸到平常生活中接觸不到的事物中去,加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講授《南州六月荔枝丹》這篇文章的時候,有一段寫到幼年時作者只知道荔枝干的殼和肉都是褐色的,白居易的《荔枝圖序》中寫道:“殼如紅繒,膜如紫綃。”學生當時實在無法理解荔枝為什么會是紅色的。而在信息化的影響下,即便是老師沒有見過新鮮的荔枝,也能搜集到完整的資料,給出科學的解釋,在教學時能滿足同學們的好奇心。
3.加強高職院校硬件設施
要想充分利用信息化所帶來的便捷,改善高職院校的多媒體的硬件設施是必須要完成的目標。我們需要加大在硬件設施上的資金投入,只有較為先進的硬件設施才能夠讓教師保持先進的教學觀念,才能夠保證新的信息資源得到及時的更新。傳統的課程教學方式略顯乏味,所以在高職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加強硬件設施的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
4.教師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使用能力
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要切實地把握好當代信息技術和高職語文教學的結合點。并不是說將網絡上的資源運用到課堂上越多就越有效率,比如在學習《群英會蔣干中計》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們對文章中文字的含義進行一定的理解,還可以在網上搜集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對于這一部分的詳細視頻資料。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認真選擇教學素材,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使用能力。
四、結語
我國目前的高職教育的信息化在給教學帶來便利的同時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必須要對其進行優化和改善,從而提高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正確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其合理地運用到教學工作中去。學生也應該利用互聯網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不能整天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之中,而應找到自己的興趣,激發自己學習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朱增力.淺議信息化對于高職語文教學的影響及對策[J].消費導刊,2010(6).
[2]王科瑛.關于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27):85-86.
[3]趙 慧.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環節的整合[J].群文天地,2010(16):116.
[4]許小榮.教育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語文教學的辯證思考[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7):85-86.
[5]陳 趙.教育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語文教學的思考[J].課外語文,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