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社會環境的不斷發展,初中化學教學工作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課堂教學工作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依據,通過實踐可以證明,課堂教學的質量影響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構建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應用和推廣,促使很多創新和提升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案得到應用,以此有效地改變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初中化學課堂的有效性,從而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課堂。本文主要是對初中化學課堂的構建和實踐意義進行研究與分析,從而制訂有效的教學方案。
1.設定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化學課堂的研究主要是從興趣入手。在初中時期的學生非常活潑,思維活躍,對枯燥的化學理論知識不感興趣,教師要想做好每一節課,就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做充足的準備,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巧妙地設置問題,吸引學生關注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化學的良好習慣,從而使學生對化學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在生活中就存在很多有關化學的問題,有的學生發現,媽媽在燒菜的過程中,不但放了鹽還放了油,結果油漂浮到了湯的上面,但是鹽消失了;還有的學生發現自己在冷開水中放了很多的糖,不斷地攪拌但是糖總是沒有全部溶解,媽媽告訴他可以再加點熱水,結果糖都溶解了。這些問題都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工作[1]。
2.依據實驗進行思維鍛煉
化學教學的研究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實驗教學。初中化學教學素材中也具備一定的實驗,相對簡單的實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學校的實驗室進行,在進行實際操作時,教師需要對學生操作過程進行檢查,對存在問題的學生或小組進行更正和指導,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都進行實踐操作,從而促使學生在結束之后自己能獲取有效的信息和實驗結論。
例如,教師在講解淀粉和油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其中就包括以下幾點知識: 第一,淀粉、葡萄糖、纖維素等物質稱之為碳水化合物,也叫糖類。第二,富含淀粉的谷物、甘薯等都可以釀酒。在釀酒的過程中,淀粉先轉化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發酵成乙醇。第三,醫學上把血液中血糖濃度過低的病叫做“低血糖”。“低血糖”的病癥為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這種病癥的人應補充葡萄糖。第四,油脂與淀粉相比,它們的組成元素相同,但它們的結構不同。這些基礎的理論知識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操作意義。將實驗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實驗工作,促使學生更加深層次的了解實際理論知識,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實驗儀器,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思維能力[2]。
3.依據合作教學,促使學生進行研究
在進行初中化學的過程中,相應的研究工作可以使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可以依據問題的提出、解答問題等方式進行鞏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總是認為教師講解的知識都可以理解,但看到實際問題之后卻不會解答,以此導致學生對化學知識產生厭煩的情緒。為了有效地改變這些問題,教師就需要對做題、講題等進行工作。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回答的可以是學生或是教師,但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更為深層。例如,教師在進行電解水實驗講解的過程中,主要的化學方程為:2H2O=2H2+O2,學生可以進行試驗的設計,小組溝通過后進行全班探討,促使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實驗。教師需要結合實驗原理檢查學生的設計方案,若是沒有根本性的錯誤、配置實用性以及合理的操作性等學生就可以進行實驗。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的溝通,促使學生的發展思維得到拓展,同時學生可以有效地表達思想,并且有效地提升課堂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初中化學教學工作重要性的不斷提升,促使初中化學教學工作者需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學生學習的需求,為學生創造有效的教學平臺和教學環境,實施優化的教學方案,從而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初中化學知識和應用技能,為學生未來化學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譚麗儀.構建探究型初中化學課堂的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1(17).
[2]徐志強.初中化學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報告[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3(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