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層黨員隊伍教育管理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隨著社會的深刻變化,如何對黨員進行有效教育管理已成為必須關注的現實問題。新形勢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要提高思想認識、搞好教育培訓、嚴格監督管理、強化責任擔當,為實現黨員全面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關鍵詞:基層;黨員;教育管理
一、基層黨員隊伍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1)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尖銳復雜, 必須教育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當前西方敵對勢力滲透和社會錯誤思潮對少數黨員的影響愈加深刻,而大部分基層黨員生長環境安逸,沒有經歷大風大浪和嚴峻斗爭考驗,極易受到不良思潮的侵蝕。而黨員教育則是宣傳和體現黨的主流價值觀的“主陣地”,是正確解答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大課堂”,是提升黨員能力素質的“加油站”,因此,必須突出抓好教育管理,不斷強化黨性觀念。
(2)黨員隊伍的不斷拓展,必須不斷提升黨員能力素質。遂行多樣化任務的歷史使命對黨員能力素質提出更高要求。從西安政治學院學員十八隊的黨員現狀看,大專以上學歷的不到40%,而且大多是函授,其學歷含金量不高。相當一部分黨員軍事技能單一,會“一專多能”的少,知識儲備不夠,學不懂也不愿學的現象比較突出。這既有其自身基礎差的原因,也有標準不清、目標不明的原因。因此,必須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不斷增強黨員能力素質。
二、當前基層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存在的矛盾問題
(1)基層黨員的管理力度不大。一是組織手段運用少。個別黨員對自我要求不嚴、等同于一般群眾,不善于運用組織力量來教育管理,習慣于用行政手段簡單處理,盡管解決了一些表面問題,但部分黨員的黨員意識和黨性觀念卻很難確立起來,往往不該管的管了,該管的沒管到位,弱化了組織功能。二是指導思想不端正。有的單位在抓薄弱環節和查找問題時遮遮掩掩,害怕問題講多了被上級機關抓住“小辮子”,害怕暴露自身問題砸自己的“牌子”,導致該嚴的嚴不起來,該硬的硬不到位,存在不想管、不敢管的現象。三是群眾監督意識弱。支部缺乏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個別干部黨員接受批評態度不誠懇, 面對問題對上點頭稱是,對下依舊行事。少數戰士黨員不善于行使民主權利,對干部黨員不愿提建議、不敢提意見。
(2)黨課教育效果不明顯。一是教育落實不經常。少數黨支部書記對如何安排黨課、上好黨課缺乏經驗,雖然有專門的黨課教育計劃,但工作安排隨意性大,隨意安排教育內容、隨便挪用教育時間的現象較為普遍。二是教育內容比較隨意。黨員教育內容與本單位實際,與當前社會和軍隊一些熱點話題、難點問題,與黨的建設結合不緊密。學習時照本宣科,所講內容老生常談。三是教育手段比較落后。大部分連隊黨課教育還在一本備課本一本筆記本、我講你聽、年年當小學生的低層次上徘徊,不善于運用身邊典型、信息網絡進行教育“一刀切”的現象比較普遍。
(3)組織生活制度落實質量不高。一是黨員參與不夠自覺。少數黨員帶頭參加組織生活的熱情不高,甚至以各種理由推脫逃避;有些戰士黨員參與積極性不高,寧可出公差,也不愿參加組織生活。二是落實時間打折扣。組織教育學習和開展配合活動計劃落實難。有的利用黨團活動時間出公差、搞文化活動,時間沒有保證,領導定的不落實;有的配合活動流于形式,不落實計劃,配合活動往往成了自由活動。三是解決問題缺乏針對性。黨員教育時筆記本上補記、抄記的現象比較明顯。民主生活會一團和氣,不敢較真碰硬,對本單位存在問題分析不細致、不深入,沒有具體的分析和對策措施。
(4)支部書記能力水平參差不齊。一是應知內容未掌握。有的支部書記平時疏于學習,對基本原則法規不清楚,工作隨意性大。有的支部副書記對黨務工作缺乏基本常識,對支部的議事規則不清楚,普遍不愿做、不會做黨務工作。二是基本程序不清楚。有的支部書記對議事規則一知半解,甚至有明顯誤解。三是面對問題缺招數。有的支部書記長時間打不開工作局面,對連隊存在矛盾和問題想管不會管,不知從何下手,對一些傾向性問題缺乏有力抓手,對部分形象不好黨性不強的黨員沒有管用招數,對個別干部支委身上存在的問題不敢一抓到底。
三、提高基層黨員隊伍教育管理的對策建議
(1)適應形勢需要,加強支部建設,把黨管黨員作用發揮起來。一是選舉士官進支委,使“班子”更具群眾基礎。充分調動士官黨員的積極性,賦予士官黨員重要問題的參與權,敏感問題的監督權,更好地發揮士官黨員的作用。二是依據條例管,使黨管黨員更加符合規范。結合年度新任干部的集中培訓,組織黨支部書記認真學習條令法規,不斷提高支部書記、副書記依法開展工作的能力素質。三是完善議事內容,使支部領導切實解決官兵實際問題。新形勢下基層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官兵思想受到沖擊是空前的;官兵涉法問題也呈逐年增多趨勢。針對這些問題,把官兵思想、士官婚戀、家庭涉法、學習成才、心理疏導等問題納入支委會決策范圍,才能贏得廣大官兵的信賴和支持。
(2)著眼素質提高,改進教育方法,把黨員先進性標準樹立起來。一是堅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黨員頭腦。要把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培養提高黨員素質的核心,采取集中組織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內容計劃安排與時間靈活掌握相結合,理論輔導與定期考核相結合等辦法,堅持系統學、經常學、深入學,使創新理論學習進入思想、進入生活、進入工作。二是確實提高黨課教育質量。要在提高黨課選題質量、搞好教育統籌規范和創新教育形式上下功夫。黨課選題要緊扣時代主題、緊貼工作任務、緊貼黨員思想;統籌規范要在教育計劃、組織實施、檢查指導上下功夫,教育計劃要體現系統性、規范性,在組織形式上、時間安排上、教育對象層次上搞好統分結合,檢查考評要突出指導幫帶;要在盤活教育資源、拓展教育課堂、開展配合活動上創新教育形式,確實提高黨課質量。三是開展經常性黨員在崗培訓。依托文化活動中心、指導員之家等,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平臺等現代手段,對黨員進行素質培訓。
(3)緊貼基層實際,創新活動形式,把基層組織生活活躍起來。一是統分結合落實時間。針對基層任務重、臨時性工作多,黨日活動常常被擠占的問題,按照“團有集中權,營有調整權,連有自主權”的原則,把每周六上午固定為黨日活動時間。每月第一個黨日由團安排,第二個黨日由營組織,其他黨日由連隊支配。連隊的黨日活動時間由政治處歸口管理,機關一般不得布置其他工作,遇有臨時性、突擊性任務,營連根據政治處通知,按照“可串不可占”的原則,調整黨團日時間。二是主題黨日提高質量。按照團有主題、營有特色、連有特點的原則,開展好黨日活動。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確定主題黨日,制訂年度活動規劃;基層按照活動主題, 結合自身實際,研究制訂具有本單位特色的活動計劃;圍繞主題黨日,開展一些反映單位面貌、促進各項建設的配合活動。三是拓展空間豐富內容。組織生活要積極適應基層官兵特點,努力提高組織生活的趣味性、群眾性和互動性,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官兵,努力讓基層組織生活從室內走向室外,從營區走向社會,從黨內走向群眾,把黨日變成知黨愛黨日、聯系群眾日、開闊視野日。
參考文獻:
[1]劉 平,王建華.軍隊黨員教育指導實用手冊[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9.
[2]錢均鵬.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