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媒體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其所帶來的多元信息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首先分析了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特征,然后結合自媒體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進行探討,最后提出了幾點自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的對策。
關鍵詞:自媒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1.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特征
自媒體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自媒體憑借其信息承載能力,促進了教育從平面化向立體化發展。同時,從教學內容來看,自媒體豐富的信息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為多元化,提升了教學內容的可選取性。從教學表現上來看,思想政治教育能夠通過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圖文、聲音、視頻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主動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自媒體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自媒體超越時空的限制,能夠實現高校教育者與大學生的即時有效溝通,充分發揮師生互動的作用,提升大學生學習主體性。
2.自媒體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
自媒體時代,信息渠道更為多元化,自媒體對大學生意識形態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價值觀、思想政治意識方面。身處多元信息形態中的大學生也非常容易受到外來觀念干擾,容易受到錯誤思潮的影響,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精準實施。同時,大學生對于信息的甄別選取能力不足,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媒體的泛化使得信息資源難以管控,信息過濾的難度增大,導致產生信息監管的盲區,大學生接觸信息的渠道超出了高校所管理的范疇。此外,自媒體有著注重分享與體驗的特征,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充分應對。而自媒體時代,學生更樂于分享與體驗,更傾向自由獨立的學習模式,也給傳統單向灌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帶來了新的挑戰。
3.自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
(1)構建自媒體教育平臺,建立良性互動機制。自媒體時代,高校需要確保對于自媒體平臺建設的足夠重視,構建起學校自媒體教育平臺,加強學生的交流與互動,構建起良性互動機制。自媒體平臺的構建應當有效集結教師、學生部門、黨團組織機構等力量,共同開發建設與使用好校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同時,傳統媒體有著客觀真實、權威性強等特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善于整合傳統媒體與自媒體的功能,充分發揮兩者的效用,不僅要提升思想政治教學效果,更要改變大學生行為,促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育方法。自媒體滿足了大學生對于信息的需求,并逐漸成為他們價值取向的重要來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充分利用自媒體,結合大學生特征,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善于利用互聯網思維與方法,積極融入大學生喜愛的互聯網環境,充分尊重大學生個性,多開展大學生感興趣、樂于參與的教學活動,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需要積極鼓勵高校、教師以及家長共同應用自媒體,形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構建起立體化的教育模式,注重對大學生思想的及時引導。
(3)提高理論修養,加強隊伍建設。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而言,身處自媒體時代,必須要全面提升自身理論修養與人文修養,培養自身能力,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進行。具體來講,教師應當加強對自媒體的研究,通過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建立,與大學生實現積極互動,及時掌握學生動態,通過輕松自由的溝通實現言傳身教。教師也需要加強對教學理論方法的研究,在課堂當中,需充分利用自媒體特征,采用討論、啟發教學等方法,以開放平等的態度與學生交流。
總而言之,自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對于高校教學工作者而言,必須要充分掌握自媒體時代特性以及當下大學生的思想特征,合理應用自媒體的優勢,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權。
參考文獻:
[1]趙 宏.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學術論壇,2013(5).
[2]吳智軍.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