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的資源管理模式已由傳統的文本書籍模式逐漸向電子信息資源模式過渡,最終形成電子和文本并行的“雙軌制度”。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資源,擴大了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共享范圍。資源信息化不僅有利于擴充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且便于分享。本文從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現狀出發,對資源共享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必要性;現狀;策略
一、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必要性
信息化的資源容量相對于文本類資源是無限的。它的另一個優點是及時性、便捷性、共享性。除此之外,信息化資源共享可以使限制性的資源得到利用,增加各領域知識的豐富程度。這可以加強各高校的交流溝通,相互促進發展。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促進了知識的快速傳播和便捷獲取,符合當代知識分享的基本原則,也為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有效運用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享現狀
1.激勵機制和相關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國高校圖書館管理實行的是獨立管理制度和激勵利益分配制度。高校圖書館內部管理制度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很難建立形式和制度統一的圖書館信息化資源的利益分配和協作的制度。信息化資源共享的建設屬于跨行業、跨區域和跨學科的工程,所以要保護知識產權和激勵創新,避免文獻的重復建設,對于實際操作中的問題,需要有相關管理制度從中協調。
2.資源共享收費較高
收費標準是影響信息資源共享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讀者在獲取信息化資源的時候,首先會考慮收費標準,一旦收費價格較高,讀者就有可能放棄,導致讀者不能及時獲取最新的研究課題資源和國外的文獻資源。此外,一些單位對其他單位進行信息化資源共享時,也會收取高額的費用。
3.共享意識淡薄,高校各自為政
高校信息資源共享意識淡薄,囿于過去的管理模式,沒有全局思想,只是做好自己本身的工作,對外的共享很少。而且各高校單位之間各自為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由于自身的資源配置的差異性,在實施信息化資源的共享時,造成了一定阻礙。
三、提高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水平的策略
1.完善管理制度,構建法規系統
高校圖書館在實施資源共享時,要明確各方面的利益和責任,在整體思路上明確分享流程、運行機制,保護知識產權等。對各方所具備的權利進行法律法規約束,分享資源要有標準。另外,在借閱分享資源的時候,應著重強調知識產權的保護,避免不必要的法律方面的糾紛。
2.規范資源共享
各方面應當加強溝通協調,在形式和制度上形成統一的管理模式,應當采取適中的定價標準,統一各方面的收費標準,根據文獻資源的重要性,以合理的價格統一管理,營造良好的資源共享平臺。同時以符合我國出臺的信息化資源數據庫建設標準的范本為參考,實行采集、引用、錄入和整理數據的流程,使高校自身的圖書館信息化資源數據庫規模化、標準化,管理上實現自動化和網絡化。這在很大程度上, 加強了高校和其他各單位的聯系溝通。
3.增強資源分享意識,轉變傳統觀念
資源分享不能局限于校內,還要面向整個社會。要改變傳統觀念,擺脫落后的管理制度的束縛,增強圖書館資源分享的意識。第一,進行適度的宣傳。一方面能使學生之間可以很好地互動,實現資源共享;另一方面可增強資源分享的意識,使學生對圖書館資源共享機制有一個很好的了解。第二,加強圖書館管理工作者對資源分享的認識,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管理人員應熟悉了解整個流程,增強處理、收集信息的能力,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共享是非常必要的,在向信息化資源轉變的同時,高校圖書館應當充分認識到這方面的重要性。它不僅能提高高校的資金利用率,而且還能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目前,高校圖書館處于轉變階段,相信在未來不斷擴大的影響力之下,高校圖書館能夠更好地集合社會各領域的資源,實現跨地區、跨行業的資源分享,促進各高校的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楊 帆,王毅超.探討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現狀及對策[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4).
[2]金海花.淺談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J].學理論,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