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如何運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是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社會共同關注的重大命題。本文將主要從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創業平臺搭建、創新創業共享平臺建設、教師隊伍構建以及創新氛圍營造等方面展開具體的探討。
關鍵詞:新常態;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
我國大學生創業形式非常嚴峻。高職院校應該充分認識到大學生創業的重要性,并且積極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拓展大學生創業思路和培養其創業意識。高職院校應該從社會需求的角度出發,將培養新型的創新性人才作為學校發展重點。
1.優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促進創新創業能力提升
(1)課程設計應該要符合時代發展新需求。通過在原有課程教學中加入典型實例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創業現狀;合理安排學生進行實踐活動, 讓學生積累一定的創業經驗。通過教學結構的改革,學生在原有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新知識。
(2)將課程實踐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通過理論教學,讓大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營銷學、創業思維和管理學等內容,具備一定的創業知識儲備,然后再開展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使得大學生學以致用,并且累積一定的創業能力和創業經驗。
(3)創建創新創業模擬基地。在學校下屬的院系中設立創業中心,通過一些模擬軟件為學生提供創業指導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創業。在開設其他課程時,學校也應該注重課程間的相互作用,多開展一些能夠輔助創業的課程, 使整個創業教學體系更加完善。
2.多方努力構建寬松活躍的創新創業氛圍
為了鼓勵大學生創業,很多高職院校已經為創業大學生提供了許多創業保障,比如實行彈性學分制,為創業大學生解決了畢業的憂慮;高職院校還和相關金融機構建立了創新創業資金平臺,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資金,為創業大學生構建出一個更加適宜、寬松的創業環境,通過解決學生在初期創業中的種種難題,鼓勵在校學生大膽創業。
3.強化學校高素質創新教師隊伍建設
通過引進高素質創新教師或者對現有教師進行創業創新意識培訓,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使實際的教學活動能夠培養出更多高素質人才。學校除了引入專職教師外,通過邀請成功的創業精英作為兼職教師開講座,為學生提供專業性和實質性的創業指導,讓學生獲得更多創業方面的知識。在開展創業教學的過程中,學校還應該意識到,創新型創業人才所具備的知識應該是多方面的,因此學校還應該開展其他輔助性綜合課程,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知識,培養真正的高素質創業人才。
4.校企合作共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和基地
高職院校應該和企業合作,建立高職院校科技園、創業園等創業平臺,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機會。在政府的引導下,引入更多的創業資金,建立符合市場發展需求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鏈。學校可以通過引入當下熱門的科研課題,讓學生參與課題研究,還能讓學生所學知識緊跟社會發展需求。通過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方式為學生提供校外創業實踐機會,確保學生在進行創業實踐時擁有多樣選擇,滿足學生實踐需求。
5.構建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平臺
為了更好地促進創業教學工作的開展,各大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構建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的方式,交流創業教學經驗,完善教學系統,使教學工作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創業需求,更好地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1)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創業指導。平臺可以通過定期舉辦講座等形式,向學生宣傳先進的創業觀念,讓大學生對創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2)為擁有創業意圖的學生提供創業機會。推薦相應的企業為學生創業提供幫助,豐富大學生的創業經驗。
(3)為正在創業的大學提供創業指導。進行創業培訓能提高大學生創業實踐能力。在培訓時,以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和獨立實踐能力為主,為大學生創業積累經驗。
培養新時代下的創新型人才,滿足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要求。大學生應該積極培養自身的創業創新素質,成為一個合格的創新型人才,為祖國的建設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馬麗娜.淺議新常態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J].亞太教育,2015(11):66-67.
[2]徐松美,文 雅,齊文娟.新常態下融入“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5(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