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在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學致力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學習數學真正的目的不只體現在應試教育當中,還體現在學生未來的思維能力上。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和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并結合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是教學過程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學習數學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鍛煉思維能力的過程,學生只有學習好數學才能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所以,要求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其數學思考能力。
關鍵詞:學習數學;思考能力;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C 收稿日期:2016-01-05
思考是一種探索活動,思考能力是思維中產生的一種積極、創造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興趣培育思維能力的基礎和關鍵所在。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習慣;教師要充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重在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培養素質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一、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意義
數學是人類認識自然、了解社會的一個重要工具,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學在社會生活當中的應用更加廣泛,更加重要。學生學習數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認識,形成最基本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獨立思考能力;能夠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靈活、多角度地處理現實生活當中所產生的一些實際問題。[1]
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對策
1.從多元化的思考角度,激發學生培養數學思考能力
轉變學生思維定勢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的定向思維模式。教師可利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聯系知識用多種方法處理同一個問題,活躍和拓寬了學生的思考方式。[2]問題是思考的源泉,有疑問才可以進行大量的思考,就會積極地參與到多種多樣的教育和學習活動中;注重設計數學問題,充分利用課堂提問的技巧,使學生對數學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和師生關系
傳統課堂數學教學中,課堂枯燥乏味,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也就不喜歡老師,師生之間有了距離感,學生難以對數學提起興趣。新課程理念下,現代小學教師應轉變觀念,爭做學生成長路上的帶路人,與學生之間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打造自由的學習氛圍,借助學生自然、活潑、好動的個性天分,教師在教學方案中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增加全新的教育教學方案,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認真聆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保證學生在快樂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加深對數學的印象,并深刻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快樂的情緒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敏捷性,使其更容易接受數學知識。促進智力的發展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有十分良好的推動效果,對打造愉快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至關重要的作用[3]。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及良好的師生關系,可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是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的重要保證。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具有針對性,根據學生的特點,從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創設寬松、愉悅的數學教學環境,形成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邏輯思維能力。另外,要靈活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根據數學課堂中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知識水平,創造不同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數學和學習興趣,培養其數學思考能力。
參考文獻:
[1]白 鶴.點燃學生心靈的火種——淺談如何激發學生興趣 感動學生學習數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 (14):95.
[2]江 穎.淺談如何激發成人學生學習大學數學的興趣[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4):39-41.
[3]李立秋.淺談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