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實施,物理考試越來越重視考查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這樣看來,物理教師就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將物理實驗加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實驗的操作過程,使學生因為實驗的加入而變得喜愛物理課,并且能全身心地融入物理課堂教學中來。
關鍵詞:物理;實驗;靈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1-05
1.化繁瑣為簡單,呈現實驗在課堂的魅力
把物理實驗引進課堂中,教師一定要有以下認識:對于實驗不一定要計劃得很周詳,否則將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對于學生來說,器材不是越先進越好,實驗材料越是身邊的、經常接觸到的,往往產生的效果會更好。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感受,把繁瑣向簡單轉化,教學生多從自己身邊發現實驗器材進行實驗,以發揮實驗在物理課堂的魅力。
如在教學“反沖現象”一課時,筆者為了讓學生認識反沖現象,選取實驗器材時,從學生身邊選取:把空礦泉水瓶灌上半瓶水,瓶塞蓋緊,把一根導管插入瓶中,導管的另一端和高壓打氣筒相連,然后讓學生用高壓打氣筒向瓶子中打氣,瓶蓋突然飛開,這時礦泉水瓶中的水就會迅速地沖出來,礦泉水瓶體就快速上升到一定高度,這也就是傳說中的“水火箭”了。學生從一開始看到教師拿著礦泉水瓶,就很好奇教師要干什么。然后當教師邀請學生幫忙時,大家就很踴躍。瓶蓋的突然飛出,學生的印象會很深刻,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為學生理解反沖提供了很直觀的演示。
通過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用品來開展實驗,使得物理課堂更加富有活力,學生對物理的學習更加有激情。
2.化枯燥為有趣,表現實驗在課堂中的靈動性
要想讓實驗很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對實驗充滿期待,這樣就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但是教師一定要注意,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追求“有趣”,不然學生高興過后,再回想整個實驗的時候就什么也得不到。因為在課堂上引入實驗,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體驗,理解并掌握課本中的知識,使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通過觀察與思考,從中有所啟示,然后把這些轉變成自己的知識。
如在教學“機械能守恒定律”時,教師就設計了一個游戲實驗,從天花板上接一段繩子下來,然后在下面綁上一塊磚頭。選一名自愿參加實驗的學生站在離磚頭有一定距離的遠處,并且讓另一位學生固定住這名自愿者。這時,教師把磚頭拉到自愿者的頭部且剛好碰到額頭的位置,教師放開磚頭。當磚頭再次擺動向著自愿者飛來時,下面的學生都被這場面嚇得目瞪口呆,而自愿者本身也被嚇得不得了;但是由于被另一名學生定住了,眼看磚頭就要碰到頭了,自愿者有意識地抱住頭。但此時學生看到了另外一幕:當磚頭就要碰到自愿者時竟然又從自愿者的額頭前飛回去了。自愿者抬頭發現磚頭只是來回擺動,怎么也碰不到自己的頭。所有學生面對這情景開始思考:磚頭明明是從額頭前開始擺動的,怎么就碰不到頭呢?這個有趣的實驗,把機械能守恒定律形象地展示給了學生,使學生感到驚奇的同時,問題也呈現出來了。
通過有趣的實驗,把課本中枯燥的知識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主動思考問題,并努力去解決問題,開啟了學生靈活的思維。
3.化被動為主動,展現實驗在課堂中的作用
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有些教師習慣性地把所有的任務都擔當了,分給學生的只是要求學會;并且很多實驗只是教師在做,而有些實驗只要求學生來幫忙,這樣就使得應該讓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機會也沒了,這樣的課堂將會是缺乏生機的。教師應把動手的機會還給學生,讓學生充當實驗教學的主力軍,讓學生走到課堂的最前沿,去體會實驗帶來的樂趣,主動去思考,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可增強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
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可以讓學生產生實際感受,實驗時如果遇到問題,再利用學過的知識,可以使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總之,把實驗引入高中物理課堂中,能使學生擺脫枯燥的學習環境,主動加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使學生能夠通過實驗感受學習的快樂,獲取學習的動力,從而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張壽光.新課程課堂教學研究叢書:高中物理課堂探究的藝術[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0.
[2]唐 挈.高中物理實驗有效教學設計及案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