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隨著世界各國聯系的日益緊密,世界范圍內逐步構建起了一個多元化的語言環境,在此現實背景下,必然帶動語言多元化發展。目前,研究中國特色詞匯外宣英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實踐意義和價值,同時對現實語言研究的發展具有重要貢獻。本文從外宣翻譯的概念以及重要性入手,對中國特色詞匯以及中國特色詞匯的外宣翻譯策略進行了綜合研究分析。
關鍵詞:中國特色詞匯;外宣英譯;翻譯策略
從理論層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外宣翻譯所呈現的具體特點展示了其新聞傳播學、翻譯學等多個學科的多重特點,屬于一種交叉的學科性研究領域。目前在我國,外宣翻譯領域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各方重視。
一、外宣翻譯的概念
外宣翻譯,顧名思義,是對外宣傳資料的翻譯,由此也可以知道外宣翻譯的概念就是對外宣傳材料的英譯。在外宣英譯這一領域,我國目前還處于逐步發展的過渡階段,有關外宣英譯的相關理論以及實踐性研究成果并不完備,與該學科相關的系統性指導以及合理化支持依然欠缺。外宣英譯的“外”指進行具體翻譯活動的主要方向,“宣”主要概括了翻譯活動的具體實踐傳播方式。外宣英譯的主要研究和翻譯對象就是世界各個不同國家的受眾,是對各類對外進行的翻譯和資料宣傳以及實踐活動的總體概括。[1]
二、外宣英譯的重要性
從最根本角度分析,翻譯涉及兩種不同語言,從兩種不同語言的語言文化結構到語言應用實踐、從語言表達形式到語言應用特點,實現各個不同方位和層次的意義轉換和語言含義再釋。對外宣英譯活動來說,外宣英譯必然不能盲目劃分為兩種語言之間單純的詞義轉換。尤其是目前,經濟文化的全球化拓展已經越來越對外宣英譯提出了更實際的高層次要求,同時也對外宣英譯譯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譯者應該具備全球化的發展意識,進一步意識到中國的外宣英譯與本國的國家整體對外形象塑造之間存在的緊密聯系,同時要在中西方存在的巨大文化和語言差異背景下,兼顧好從事外宣英譯的翻譯特色的體現,翻譯時應該做到對中國特色和中國話語力量的展示。[2]中國外宣英譯的主要宗旨就是要體現中國的本土文化觀念特色以及中國化的生活方式,進一步為人類語言文化傳播和發展做出貢獻。
三、中國特色詞匯
中國的特色詞匯是在中國的語言文化發展背景下出現的,帶有鮮明獨特的中國特色的詞匯特征,由于語言起源國家、民族長期歷史發展下形成的風俗習慣、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歷經的歷史政治重大事件等因素影響。中國的語言特色主要表現為語言的構詞具有極強的靈活性、生動形象;語言內涵極為豐富,所包含的信息量較大。所以這就造成了中國詞匯在英語中很難直接找到合適并且對應的表達。因此,中國詞匯尤其是中國特色詞匯的外宣英譯就成為翻譯過程中的主要難題。很多關于中國特色詞匯的翻譯,都必須準確地反映出中國的獨立民族特征和文化傳統內涵。
四、中國特色詞匯的外宣英譯策略
中國特色詞匯的外宣英譯策略主要可以劃分為兩大策略,即異化和歸化。如果對異化的翻譯策略進一步詳細劃分,可以分為直譯、音譯、音譯加解釋、直譯加解釋等翻譯方法。直譯法是一種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翻譯方式,即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字對字地翻譯,沒有過多的修飾和引申。這種翻譯方式可以很好地傳遞出原文的字面意思,同時對原文中的語言文化內涵特色保留也比較完整,對國家的文化價值觀的傳遞意義重大。音譯,顧名思義就是以音代意,音也就是一種新的文字符號,用音這種新的文字符號來表達另一種文字系統中的語言文字符號。音譯法常用的領域在人名、專有地域名詞,以及國家和民族所特有的事物性名詞、專有名詞的翻譯等。
從實踐角度進行分析,無論是在對外宣傳的作用上,還是在語言傳播的作用上,外宣英譯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最核心理念在于對我國經濟社會價值觀的傳播。中國特色詞匯的外宣英譯水平的提高對提高我國的軟實力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趙玉宏.論中國特色詞匯的外宣翻譯策略——從“中國夢”的英譯談起[J].新聞世界,2013,(12): 72-74.
[2]徐興勝.外宣翻譯中中國特色詞匯對待:異化?歸化?——基于國內經典英譯和國外媒體英譯的思考[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 (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