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木工程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其核心專業課程評價對實現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國現階段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社會需求為目標,對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課程評價體系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探索一種適合中外合作辦學的高效課程評價方法。
關鍵詞:土木工程;核心專業課程;中外合作;課程評價
土木工程是一個傳統的實踐性專業,該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也有長足進步。截至目前,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本科層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已達到19項。由于我國高等教育在教學形式、管理模式和文化傳統等方面與西方國家都存在差異,因此在中外合作辦學的新的形勢下,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出發點,對課程體系進行高效合理的評價,評估教學質量的優劣,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1.培養目標要求
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對受教方在經過大學階段的學習之后具備良好的專業實踐能力,滿足社會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中外合作辦學的出發點就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同時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和理念,使學生達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水平。所培養的人才是具有對中外土木工程設計和管理理論、理念有較深理解,同時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性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就業范圍可選擇建筑施工企業、建筑設計院和建筑規劃院等部門,也可出國繼續深造。要實現既定的培養目標,除在課程設置上進行研究外,還需要制訂科學的課程評價體系。
2.課程評價方式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充分考慮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對課程提出科學的評價方法,通過在教學和管理中的不斷修正,實現評價方法的逐步完善。具體到某一門課程,評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授課主導方,即授課教師的評價。對其教學內容和方法、教學內容中中外規范的異同的講授上做出量化評價。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授課教師對現有的授課模式和授課內容進行改進。授課方式盡量嘗試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班授課模式。另外在授課方式上進行創新,引入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現場實地教學、試驗教學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不同教學方法的有效性進行評估,確定最佳的教學方式。
二是對受教方,即學生層面,可由任課教師、外方教師討論制訂基于學生反應的課程評估指標。通過制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等條目,在學生完成課程考核之后,以提交問卷的形式完成對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的反饋,對有問題的部分可以提出整改方案,不斷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完善和提高。此外,對不同教學方法下的互動環節的效果進行評估,可以采取針對一個實際工程問題進行解答的方式來完成。
三是在課程的最終考核環節上進行根本性改革。在傳統的閉卷考試模式的基礎上,增加其他形式的考核方法,并調整相應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外方課程可以對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解決一個具體的工程問題,并以答辯的形式進行考核,這也是國外教學中常用的考核形式。也可以根據不同的課程采用課程論文和課程設計的形式進行考核。不同形式的考核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是在英語能力方面的評價。擺脫以往單一的紙面形式的考核形式,增加聽、說的比重,可以通過文獻閱讀、專題論文撰寫提升自身的讀寫能力,通過報告的形式鍛煉聽說能力。通過英語的能力評價和考核,力求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方面能夠實現熟練的英語運用,為將來的職業方向的選擇增加備選方案。
3.結語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為實現土木工程專業對人才的培養目標,同時考慮土木工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需要對設置的課程進行科學的效果評價。本文以土木工程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形勢下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出發點,從授課教師、學生學習、課程考核、英語能力四個方面建立了課程的評價體系。任何課程評價體系都有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因此,土木工程專業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加以修正,力求能切實地實現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陸根書,康 卉,閆 妮.中外合作辦學:現狀、問題與發展對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2]熊靜漪.中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設置研究[J].教學研究,20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