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物理起源于人們對自然界的觀察和研究,而人們又是生活在自然界中,所以物理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是一門真正的生活科學。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時候,應該緊密聯系生活,開展生活教育。本文通過對物理生活化教學進行簡要的分析,提出了教學觀念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以及教學方式生活化等觀點,旨在能夠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3-18
作者簡介:郭洪英(1981—),女,吉林公主嶺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物理高效課堂。
一、教學觀念生活化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會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果,所以,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也是提高教學效率和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基礎。在傳統物理教學模式下,教師過于注重對于物理理論知識的傳授,并且實施灌輸式教學,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因素。這樣的觀念就會使學生即使熟練掌握物理知識,物理的應用能力也會比較差,實踐操作能力不足。所以,迫切需要教師轉變這種工具性的教學觀念,積極開展與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通過在生活中的體驗,喚醒自身的需求,從而促進自我發展,在生活中形成正確的生活認識。這樣既能夠提高教師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完成教學任務,同時還能夠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有效增強,使其創新能力、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物理生活化教學就是結合生活中的物理學知識開展教學,使學生能夠受到有效的指導,把物理學知識很好地應用在生產和生活中。例如,在學習“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聯想自己家的電路屬于哪一種,然后鼓勵學生探究兩種電路的區別以及具體應用。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從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三、教學方法生活化
由于高中物理知識比較抽象,所以教學效果不明顯是常見的問題。但是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教學方式不夠科學,難以滿足物理教學的需求。這就需要教師應該不斷改革教學方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將理論講解和習題練習用一些形象生動的工具進行展示。例如,可以使用一些圖片或者圖表把物理知識展現出來,同時,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視頻教學,使學生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學習物理知識。同時,可以讓學生親自去感知一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實現生活化教學。例如,在學習“摩擦力”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觀看網上的摩擦力實驗教學視頻,清楚地看到摩擦力大小的變化。同時,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實際感受一下摩擦力。例如,可以讓學生騎兩輛車輪不一樣大小但質量一樣的自行車,感受一下哪一臺騎著更費力,從而得出摩擦力大小與橫截面積之間的關系。
四、實踐內容生活化
物理學科本身實踐性就比較強,所以實驗生活化和實踐內容生活化對提高物理教學水平有著重要影響。例如,在學習“運動的描述”的時候,可以拿一臺打印機來觀察計時打點器的工作原理,通過模擬相似的實驗,實現有效教學。通過這樣的實踐方式,能夠使學生準確理解物理知識。
五、教學主體關系和諧化
想要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和創新,促進教學主體關系的和諧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就是要實現師生關系平等。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實現良好的互動。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融洽,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獲取物理知識。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學主體關系生活化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既是新課標的要求,同時也是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我們應該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以滿足社會對物理人才的需求,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由于物理學科的特殊性,所以實施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能夠保證學生在學習到理論知識的同時,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惠愛.試論高中物理力學知識的生活化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
[2]沈化旺.淺談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力學的生活化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