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化學作為醫學院校的重要科目,是醫學院校學生必修的專業課程之一,對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對醫學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提出了針對性較強的改革實踐途徑,希望能對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關鍵詞:醫學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3-17
作者簡介:袁靜靜,女,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化學教學。
一、醫學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不重視生物化學實驗
目前,大多數學生和教師都不重視生物化學實驗課程,在實驗課程上的表現也不夠積極主動;并且由于實驗課程整體教學設計不具備系統性,因此與其他理論教學相比,實驗教學的內容更傾向讓學生理解基本的理論知識,這也就間接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教學教材內容不統一
醫學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學與教材內容不統一的問題,生物化學實驗教材版本很多,作者想法和思路的不同,在教材中的整體設計和章節設置方面也會有所不同,不同的授課教師會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需求來選擇不同的教材,這就使得醫學院校的教材經常改變。實際教學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習慣和教學模式,若教師的教學設計與教材內容有出入,那么學生也就無法正確掌握學習重點。
3.教學內容與模式單一
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主要教學內容為驗證性實驗,也就是說需要通過實驗來測定一些物質的含量,目前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都過于單一,使得學生在整個實驗教學中只能過于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自然也就無法順利完成實驗,甚至會逐漸失去學習興趣。而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本身缺乏綜合性和設計性,儀器使用也比較單一,這就導致學生缺乏動手操作能力。
二、醫學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路徑
1.實驗課程設置與改革
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轉變自身教學觀念,應以實驗為主,理論為輔,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學習中。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應細化實驗教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補充生物學、醫學基礎知識等,這樣才有利于醫學院校開展實驗課程教學改革。
2.實驗項目設置與改革
按照目前實驗課程進度表的安排,理論課程進度將會稍晚,這也就意味著實驗課程會缺乏系統性和層次性。因此,實驗項目的設置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將實驗中的各個模塊編排得更加合理,甚至可以在完成理論知識教學之后再開展實驗教學。在實驗教學項目的開發設計過程中,既要保證有基礎的實驗項目,也要適當增加一些探究性較強的實驗內容,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利于接下來的實驗教學。
3.教材選擇與編寫
醫學生物化學發展十分迅速,要想跟上其發展節奏,那么就需要定期修訂教學大綱,尤其是要對實驗項目進行適當補充和修改,這樣教師才能通過實驗教材更深一步地完成實驗教學的設計。
4.教學方法的優化
在醫學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生作為主體,教師作為主導,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式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實驗項目,提出自己的問題,記錄相關實驗操作步驟的注意事項。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5.教學評價方式的完善
為了檢驗學生的實驗知識和操作能力,教師需要不斷完善教學評價方法。學生的實驗成績由平時成績(出勤率、實驗操作、實驗報告)和期末考試組成,轉變教學評價方式。
綜上所述,本文對醫學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方式進行了詳細分析,得出教師應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實驗教學方法,探索更加適合學生的實驗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加重視實踐,從而具備更高的實驗操作能力。并且教師可以借助一系列教學手段來設計最為合適的醫學院校實驗教學改革方法,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要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才能為學生今后的醫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繼紅,葉 芳.醫學院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7): 288-291.
[2]熊 書.醫學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 2015,(29):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