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現存人才培養方案的不足,通過專業調研、職業崗位分析等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了教、學、做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明確了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格定位,優化了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結構,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改革課程考核方法,開發課程資源,以滿足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方案優化
中圖分類號:G712;TU723.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5-10
作者簡介:周文瑞(1978—),男,講師,注冊造價師、一級建造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造價、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吳 力(1988—),女,二級建造師,助教,本科,研究方向:安裝工程造價。
工程造價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個專業,當前該人才培養方案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優化。高職院校能為社會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1]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工程造價專業在行業、企業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幫助下,以基于工作過程化的理念對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一些優化,培養動手能力強、能持證上崗的“雙證型”人才。
目前我院工程造價專業情況如下。
1.本專業具有的特點
依托十堰市山城的特點,十堰市工程造價行業需要復合型人才,既能編制預結算書、又能整理施工資料、測量放線,本專業主要以這三項技能培養為特點。
2.需要重點改進的地方及其改進措施
(1)缺乏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從業人員工程造價管理和成本核算意識十分薄弱,缺乏精度,由此可造成資金的浪費和不足。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建議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對工程造價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及行為規范的講解。
(2)動手能力比較差。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將與企業一同以真實的工程案例為題材,提高學生從事工程造價工作的興趣。
(3)學生畢業后很多人從事施工方面工作,需要加強測量放線技能學習,學生畢業后在實際工作中編制土建工程預算書是最重要的一項技能,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4)圖紙識圖水平有待提高。圖紙識圖是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的最主要能力。針對圖紙識圖能力的培養,我們依托實際工程項目,采取圖紙加實例的方式到現場進行講解,使學生真正掌握圖紙識圖這一基本能力。
(5)學生對建筑施工技術方面的知識掌握得不是很好。由于建筑施工與現場結合非常緊密,我們針對以上情況將校內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訓基地有效結合,一部分施工技術課程在校內實訓基地完成,另一部分施工技術課程在校外實訓基地完成。
3.培養目標及人才規格
本專業主要面向十堰市及周邊地區,服務于建筑工程造價咨詢行業(企業),培養掌握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專業理論知識、熟練建筑工程造價專業技能、具備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職業素質、取得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預算員)職業資格證書、能用工程造價管理規范與標準完成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任務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4.培養模式
工程造價專業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 以“四結合”(理論系統與實踐系統的教學在載體上的深度融合;學校與社會教育資源的優化組合;就業與發展的知識能力素質培養有機綜合;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相互結合)為課程設計、教學設計與實施的中心。
5.專業面向的主要職業崗位及任職要求
造價員:具有預算員證書,具有編制建筑土建工程、裝修工程、安裝工程預結算的基本能力。
資料員:具有資料員證書和施工現場技術資料管理的基本能力。
測量員:具有施工員證書和使用經緯儀、水準儀、全站儀進行大型土石方工程測算的基本能力。
6.典型工作任務
科學調查研究是正確獲取有效信息、利用有效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手段之一。[2]其內容為通過召開實踐專家研討會,確定工程造價專業10個典型工作任務。
7.課程體系結構圖
優化后的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是“211”課程體系結構模式,即課程體系由以下四大模塊組成:2個基礎平臺課程(公共基礎平臺課程、專業基礎平臺課程)、1個學習領域課程子體系、1個素質拓展子體系。
8.教學條件與手段
(1)教學條件。目前工程造價專業教師20多名,校內建有工程造價模擬實訓中心,安裝有正版的50節點廣聯達軟件。已具有多套湖北省2013年建筑、裝修、安裝定額,建筑標準圖集。常年聘請校外多名兼職教師進行實踐課程教學,與十堰市造價管理站及多家造價管理咨詢公司合作,共同建立了多家校外實訓基地,目前已經成功引進湖北榮耀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入駐學校,共同建設工程造價專業。
(2)教學方法與手段。①通過啟發討論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注重以工程實例來誘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在工作過程中掌握專用技能。②通過選用典型工程,由教師提出要求或示范,組織學生進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職業意識,掌握本專業職業能力。③重視實踐,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頂崗實訓的機會與平臺,積極引導學生提升職業素養,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④運用現代化技術、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積極制作多媒體電子教案和課件。
9.課程考核方案
學習領域課程考核采用過程性考核與水平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以過程性考核為主。過程性考核注重對學生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考核,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可以通過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企業評價等方式進行;水平性考核注重對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核,并有機融入預算員資格證書考試的要點內容。
10.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校本教材和工作頁開發。本課程的專兼職教師通過一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共同開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校本教材和工作頁,用于指導該課程以后的教學。
(2)校內外實訓場所。本課程要求校內建設圖紙識讀室、建筑CAD仿真實訓中心(計算機室)、工程造價模擬實訓室、建筑裝修定額資料庫、工程案例資料庫等。校外應聯系當地多家工程造價咨詢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學生頂崗實習企業,同時為企業提供工程造價咨詢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
(3)信息資源。課程教學團隊應不斷開發教學信息資源庫,注重圖書、光盤、音像等資料的更新搜集,并對教學信息資料進行有效利用。
(4)網絡資源。教學資源全部整理上網,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學生通過課程網站獲得在學習過程中所需的相關資料,同時課程網站提供在線測試,以拓展學習的學習時間及空間。專業資料上網,開通專業技術論壇,方便任課教師及時查閱,獲取有價值的學習和研究資料,提高教學水平。
我院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基于工作過程理念并對其不斷優化,以企業為根本、以職業素質為核心所制定的工程造價課程,人才培養方案定位準確,滿足用人單位需求,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就業率、提升對口率和提高學生取得造價員證書比例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曉亮.高職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實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4):133-134.
[2]張顯國.高職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5,(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