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醫學人才極度缺乏的今天,各醫學院校近年都相繼擴大了各類醫學專業的招生比例,醫學專業學生數量的增加,使得各級各類醫學院的師資力量與實踐教學條件越來越難以滿足各類醫學人才的培養要求。醫學教育最突出的問題是如何滿足各類醫學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需求。
關鍵詞:實踐教學;醫學專科;高等院校;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3-16
作者簡介:周 雨(1983—),女,湖南邵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基礎醫學教育。
一、醫學專科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實踐教學在思想上不重視
醫學專科學校與其他高校一樣,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重課堂、輕課外的傳統教學觀念,忽視實踐教學對深化理論知識、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所占時間大大超過了實踐教學時間。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不同步,導致理論與操作能力不協調,最終導致醫學生理論知識薄弱與實踐能力低下。
2.過多注重理論教學
醫學專科院校的培養對象主要是基層一線醫務醫療技能型人才,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對他們今后的就業與服務非常重要,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效果如何關系到醫學專科院校人才培養的成敗。
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與人才培養理念的影響,目前相當多的醫學專科院校的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3.師資嚴重不足
師資嚴重不足是當下醫學高等院校最緊迫的現實問題之一,雙師型教師更是少之又少,如許多教師能在教室傳授理論知識,但要指導學生參與實踐時問題就捉襟見肘,這就導致許多實踐教學課程無法開設,或開設的效率不高,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
4.實踐教學設施不齊全
我國目前的醫學高等院校中許多院校是由以前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升格而成的,在教學設施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多。主要表現在實踐教學設施嚴重落后與短缺,且由于辦學資金的匱乏,短時間內又很難得到改善,出現有實踐教學人才培養和教學計劃,但相關課程卻無法開設,或不能有效開設的狀況。
5.實踐教學實習場所少
醫學高等院校雖然盡最大的努力聯系到開展實踐教學的實習單位,但總體來說,有限的實習單位不能滿足眾多學生的實際需要,即使參加教學實踐,每個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都不太多,不能通過實踐教學熟練地掌握具體的操作流程。另外,醫學高等專科院校在聯系高水平的教學實踐單位時,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6.教學實踐缺乏法律支持
例如,醫院醫學都有臨床醫學專業,這個專業的臨床教學非常重要,但目前缺乏現行法律法規的支持。在醫療行業,當前的法律法規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這兩個法律法規對醫師的權利、義務和醫療事故的認定等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對實習醫生可以從事的臨床診療活動、書寫的醫療文書的效用等并未提出具體要求。醫學生直接參加針對病人的臨床實踐活動,從某種角度來說存在著不合法性,使學校、醫院和帶教教師在臨床實踐教學工作中感到困惑,不敢放開手腳大膽開展實踐教學,從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7.實踐教學監管不到位
醫學高等院校實踐教學監督管理不到位是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之一。由于師資、資金等的影響,實踐教學形式的內容較多,但實質性的內容偏少。在有限的實踐教學中監管力度不夠,一是監督制度的不健全,二是執行力度不大。
二、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1.辦學定位不明確
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與其他地方普通高校一樣都存在辦學理念模糊、辦學定位不明確的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許多高校不顧自身實際,追求大而全,盲目擴招,沒有自己特色。醫學高等專科院校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更為突出,如為了求生存與發展,在專業設置上花的功夫不少,往綜合醫學院校發展,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準確定位自己的發展方向,辦學定位不明確,辦學目標趨同,這是導致醫學實踐教學不環節得不到重視的重要原因之一。
2.人才培養方案不完善
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是本專業進行教學與考核評估的依據,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培養的人才的規格與質量。目前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不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過于陳舊,許多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幾年沒修改過,個別的甚至只在原來中等專業的基礎上增加幾門課程,不能適應服務地方社區醫療服務的需要,最明顯的不足是實踐教學環節項目過少,課時不足,不能保證醫學專業學生有充足的實踐教學操作,醫學生的職業素養與能力大打折扣。
3.軟硬件條件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上文已經提到,許多醫學高等院校是由中職中專升格而成的,基礎設施、師資力量、辦學經費、校園文化、科研水平、實訓基地等都無法與醫學本科院校相比。其中影響醫學專科院校實踐教學環節的主要因素是基礎設置與師資力量。許多醫學專科院校實踐教學設備簡陋,功能不齊全,稍微復雜一點的實踐教學課程就難以開設。設備少,學生多,完成一次實踐教學的時間長;學生動手的機會少,教師演示的次數多。師資力量也是影響醫學高等院校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因素,雙師型教師少而又少,既能在講臺上教授理論,又能在實驗室或醫院指導學生的老師在醫學高等院校里可謂鳳毛麟角。提出培養雙師型教師口號已有一二十年的時間了,但效果甚微。實訓基地少,實踐教學走過場。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有限的實訓基地無法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想擴展實訓教學基地但不少地方醫療機構不愿與專科學校合作。而辦學資金不足是高校辦學中最困難的事,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尤其如此。由于醫學專業辦學的特殊性,設備的購置、師資的引進、實訓基地的建設等耗資都比較大,有的即使花昂貴的代價也難引進雙師型的教師,使有限的經費顯得更加緊張。
4.質量評估體系不健全
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實踐教學問題較多,但在各種評估與考核中都能順利過關,說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教學評估體系不健全。以醫學教育標準要求為基礎,樹立科學的醫學教育質量觀,構建醫學教育質量保障的教學監控體系,是提高醫學教育整體教學質量的關鍵。健全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既能保障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又能促使老師自覺地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既能促進學校教學設施的改善,只能促使學校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就醫學專業而言,教學質量監控的重點在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個方面,課堂教學的監控便于操作,也便于評價;但實踐教學的監控與評價就難以把握了。正因如此,醫學高等專業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對實踐教學評價的內容與標準總體偏低,執行力度不大,導致實踐教學嚴重滯后。
總之,醫學高等專科院校辦學的困難不少,實踐教學難以開展是其中的一個主要方面。原因是綜合而復雜的,只有找到這些原因,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問題,切實提高醫學專科學校的實踐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付 麗,吳 云,線福華,等.以醫學教育標準為基礎 構建醫學教育教學質量內控體系[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2):18-19.
[2]陳自強,顏 偉,孫梯業,等.綜合性大學附屬醫院臨床實踐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