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辯論式教學是適應政治理論課教學特點的一種新模式。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開展辯論式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說服力和穿透力。搞好辯論式教學,必須把握好選好辯題、做好準備和加強引導等幾個主要環節。
關鍵詞:政治理論課教學;辯論式教學;教員;學員;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3-15
作者簡介:耿 超(1979—),男,安徽太和人,空軍空降兵學院講師,博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一、辯論式教學的內涵特點
1.辯論式教學是適應政治理論課教學特點的一種新模式
辯論式教學的思路概括起來就是“學員選題,教員定題;學員準備,教員輔導;學員辯論,教員主持”。課堂辯論的主要步驟包括:一是宣布辯題和規則,介紹代表隊、所持立場、隊員和評委;二是展開辯論(包括立論陳述、自由辯論、總結陳詞等環節);三是教員點評。按照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員劃定選題范圍的基礎上,教員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定辯題,學員圍繞辯題選擇觀點、查找資料、在課堂上闡述論據證明己方觀點、反駁對方觀點,經過思想碰撞和觀點交鋒,最后達成共識。
2.辯論式教學具有其他教學模式不可替代的優勢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辯論式教學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理念的創新。突出了學員的主體地位,體現了教員的主導地位,符合認知規律,達到學習目標。二是模式的創新。學員的學習過程不僅在于課堂上的辯論,更在于課前廣泛提供辯題和準備辯論的過程。三是思路的創新。辯論式教學對抗性強,使課堂充滿活力;學員感受到了強大的壓力,學習主動性增強。
二、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開展辯論式教學的重要意義
1.能夠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吸引力
在教學過程中,從充分醞釀、提供選題到確定觀點、查找資料,到質疑論證、升華認識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學員自己來開動腦筋。課前選題、分組準備、教員輔導等環節學員都全程參與,因此,只要置身課堂,就必然會高度集中精力,積極思考。
2.能夠促使學員全面深入參與教學,增強教學的說服力
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開展辯論式教學,教學說服力和感染力比較強。主要表現在:一是教學過程富含海量信息,最后在課堂上的發言是海量信息的精華。二是全員身臨其境、深入其中。三是先說理再定論,學員易于接受。
3.能夠鍛煉學員的綜合能力,延伸教學的穿透力
教學實踐表明,辯論式教學可以使學員深化對相關問題的理論認識,鍛煉學員圍繞相關問題多角度搜集、闡釋信息資料的能力,鍛煉學員理論觀點的深入挖掘和有效表達能力以及理論運用能力。
三、搞好辯論式教學的總體要求
1.廣泛征求辯題,科學選定辯題
辯論式教學能否達到預期效果,辯題的選擇非常重要。要在學員中廣泛征求辯題。在學員提供大量辯題的基礎上,教學(學科)組和教員在研究選定辯題時,必須做到“三個緊貼”:一是緊貼教學內容,二是緊貼實際工作,三是緊貼社會熱點。
2.深入進行輔導,認真做好準備
教學(學科)組和教員要認真做好指導幫帶。一是要讓學員了解教員的教學思路和方法設計。二是要讓學員熟悉辯論的基本規則和技巧標準。三是指導學員廣泛搜集資料。
3.加強現場引導,注重總結升華
辯論式教學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員的點評引導,點評引導在辯論中起著導向作用,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組織辯論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員應該主動由“教師”角色向主持人角色轉變。一是要圍繞主題。在辯論過程中,一些學員容易偏離主題,空談闊論。因此,教員要注重糾偏正向,使辯論始終圍繞主題進行。二是要引向深入。教員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論證,引導學員抓住問題,進行提問、反問和詰問,把問題向縱深方向研深鉆透。三是要總結升華。在辯論式教學中,教員精到深刻地歸納提煉尤為重要。在這個環節,教員可以運用點評觀點、拋出問題、升華理論等方式,注意把大家對問題的理解和看法上升到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來,使辯論的深度和理論的高度有機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列寧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萬勇華.高校“思政課”辯論式教學中的教師角色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