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動下,傳統封閉式的教學方式日益被新興的、先進的教學方式所取代。其中,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逐漸應用到現代課堂教學中。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夠促進學生掌握所學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對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和思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探究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3-22
作者簡介:張雪雪(1986—),女,甘肅環縣人,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化學教學與研究。
一、當前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探究式教學方法流于形式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探究式教學逐漸引起大多數高中化學教師的關注,并被教師廣泛應用到現代的化學教學中。然而由于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許多教師在實際的化學課堂教學中,并未遵循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要求,仍舊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注重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而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得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流于形式。
2.化學實驗教學沒有引起高度重視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實驗教學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現階段,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教學實驗設備和儀器日趨完善,大多數高中教師在化學教學中也逐漸意識到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中,受高考不考實驗操作觀念的影響,一些教師很少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實驗教學,過于強調讓學生死記硬背實驗原理及實驗操作步驟,而忽視了對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
3.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力
對于高中生來說,化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驗性并重的學科,也是一門相對復雜難懂的課程,再加上長期受學校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大多數學生產生厭學心理,缺乏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而大多數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一味地注重灌輸給學生新知識,針對課堂中提出的問題,也只是快速解決了事,沒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問題的時間,忽視了對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
二、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高中生正處于思維形成的關鍵階段,這就要求高中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應善于運用探究式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日常生活情境作為教學素材,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起學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高中化學必修2“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一節中,教師可以選取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可燃冰”作為教學素材,通過展示可燃冰圖片,并播放西氣東輸視頻,來創設問題情境,引出要學習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化學與我們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
2.在化學實驗中滲透探究教學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采用探究式方式教學創設實驗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從化學實驗中掌握化學知識和原理,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例如,在高中化學必修1“金屬的化學性質”一章“Na與O2的反應”一節中,教師可采用探究式教學方式,以小組的形式開展這樣的實驗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能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從實驗中體會到化學學習的樂趣。
3.利用探究式教學,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采用探究式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學習時間,并給予每一位學生思考問題和發表看法的機會,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從親身實踐中真切體會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習效率,使教學事半功倍。
綜上可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探究能力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伍 敏.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亞太教育,2015,(13).
[2]周亞輝.關于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開放性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