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高中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不僅僅在于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更能為學生建立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加獨立、自主。因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優化高中英語教學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英語;讀寫;閱讀;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3-18
作者簡介:劉 偉(1982—),男,江蘇淮安人,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以讀促寫,以寫帶讀”是提高閱讀質量的重要途徑,應用此種方法,有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及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閱讀與寫作是不可分割的,兩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共同構成高中英語的教學模塊。只有在教學中基于讀、寫進行的英語閱讀教學,才能讓學生真正了解英語知識的本質,讓學生在英語世界中盡情暢游。
1.改變教學觀念,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新教改對高中英語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主人翁意識。因此,教師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改變自身的傳統教學觀念,重新對自己進行定位,從傳統的主導角色轉變成為輔助角色,并且要加強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讓學生從主觀上對獲取英語知識產生渴望,讓學生從內心提升對英語學習的需求。
比如,我在進行高二英語上學期模塊5,Unit 1“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教學的時候,我將學生分成多個“Discussion group”,并給學生們布置了一個“任務”:探討什么樣的友誼是真正的友誼,并撰寫一份論點明晰的“小組報告”。同學們在接到“任務”之后,紛紛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很多同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并將這些觀點寫進了“報告”中。之后我帶領學生進行本單元文章的閱讀。因為有了之前寫作的鋪墊,大家閱讀文章環節非常順利,并且深化了對友誼的認識:“The best mirror is an old friend. 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
運用讀寫的方式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教師要敢于“放權”,要給學生充分自由的創作空間,讓學生在文字創作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通過將寫作與閱讀相結合,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2.運用積極評價,為課堂教學注入活力
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積極鼓勵與評價,此評價并非僅限于某一個過程,而是應當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其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評定。同時,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還應當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幫助學生克服學習英語的心理障礙,讓學生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從而為課堂教學增添活力。
教師要具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運用這雙“慧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積極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優勢予以放大,從而能夠有效輔助學生更好地寫作和閱讀,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寫作空間得到拓展。
3.飽含充沛熱情,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的情緒對于學生來說具有極大的影響,飽含熱情進行授課的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能夠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能夠讓教學課堂更加具有生命力。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語言的運用,盡量使用深入淺出的語言進行授課,將課本中的內容簡單化、趣味化,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與教師的溝通和交流中增強閱讀能力,豐富閱讀技巧。
比如,我在進行高三英語上冊模塊10,Unit 2 “People on the move”教學的時候,我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結合教材中的角色進行朗讀。有的同學扮演一對恩愛的老夫妻,兩個人異口同聲地說道:“We want to live somewhere warm. We’re tired of the snow!”有的同學扮演青春靚麗的姑娘,柔聲細語道:“I am going abroad to study. I hope to get a better job when I return home.”而后,我與學生一起對文章進行演繹,并和學生一起將文章中的內容進行了書寫,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更熟悉了,對寫作也加深了認識。
基于讀寫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也能夠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強化英語寫作能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教師要對此教學方法予以充分重視,從而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語感,并提升英語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雯娟.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究[J].校園英語,2012,(14):43.
[2]楊 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究[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