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文學領域的一個經典母題,動物文學或者叫大自然文學一直長盛不衰。在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起,沈石溪開始進行動物小說創作,時至如今,其作品影響深遠,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
《狼王夢》中的夢想與愛
2016年,動物小說《狼王夢》銷量超過400萬冊。
母狼紫嵐獨自養活了三只公狼崽和一只母狼崽。為了實現死去配偶黑桑的心愿,它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把自己的后代培養成狼王。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紫嵐一次次失敗,三只小公狼也相繼死去,自己也已步入老年。最后,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女兒所產的狼孫身上。為了狼孫的安全,它與一只以前吃掉自己兒子黑仔的金雕同歸于盡了。
這是個關于愛,關于生命,關于夢想的故事?!白髡呗詭Ю寺墓P法,冷酷理性的觀點,把在大自然掙扎求生存的狼,及因求生存而發展出來的‘狼道’,刻畫得淋漓盡致。”
這樣悲傷、甚至悲壯的關于“狼道”的故事,沈石溪小說中還有不少。他曾經寫過《狼世界》《狼國女王》《殘狼灰滿》,其中有一個短篇《狼狽的故事》,來源于真實的事?!拔麟p版納是沒有狼的,但是大黑山小黑山那塊屬于高寒地區,是有狼的。在當年,狼還不是保護動物,是鼓勵打狼的。”沈石溪就曾跟著村民們獵狼。

“打狼的過程中,我們就遇見過一只狼背著另一只應該是狽的動物,當時是這么以為的。等著打死了以后,我們才發現,那動物不是狽,狽是傳說中的動物,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那是一只被老百姓的鐵夾子夾斷了前腿的母狼。公狼背著它出來找東西吃?!?/p>
沈石溪坦言這個故事對他震動頗大,“這是對狼的新鮮的認識,觀念中,我們都覺得狼十惡不赦,但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狼也有溫情的一面。”
狼形象巨大的反差,成為沈石溪愿意寫狼、寫動物的重要原因。同樣,“描寫動物鮮為人知的行為,從而反觀人類”,這也成為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的特色。沈石溪舉例,“人類也是有動物性的,人身上的社會意識、道德觀念,從動物的角度看,都能找出原因。譬如人有地域觀念,動物有領地意識,其終極本質都是為了生存和利益?!?/p>
知青生活造就的動物小說大王
作為文學領域的一個經典母題,動物文學或者叫大自然文學一直長盛不衰,國際上無論是動物小說之父歐·湯·西頓,還是寫出過《狼子》和《野性的呼喚》的杰克·倫敦,甚至是一水之隔的日本作家椋鳩十都在這方面影響深遠。
但在當時的中國,動物小說的確還處在“反饋多,評獎多,出書容易”的階段。沈石溪并不諱言這是自己進行動物小說創作的原因之一,但沈石溪更看重的是,“動物身上也存在人們感興趣的主題,譬如母愛、叢林法則,動物身上挖掘出來的思想內涵,并不亞于人類社會的思想內涵?!?/p>
沈石溪與動物小說的淵源,則要追溯到四十年前。
1969年,出生在上海亭子間,初中剛剛畢業的沈石溪正趕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擺在面前的路只有一條,但選擇卻是多樣化的,云南、貴州還有黑龍江、吉林等其他省市。
最終,一部曾經看過的電影《美麗的西雙版納》決定了他的命運——“我看了后熱血沸騰,里面唱西雙版納‘頭頂香蕉,腳碰菠蘿,跌倒抓把花生果’,覺得特別富饒?!?/p>
不過當到達西雙版納傣族村寨后,沈石溪卻發現自己想多了?!暗搅撕芑臎?,交通不方便,寨子邊上就是原始森林?!?/p>
但很快,淳樸的邊民生活讓沈石溪著迷了,這也成了沈石溪和動物接觸的開端?!澳菚r候村里家家戶戶都配槍,農閑時男人就上山打獵,我就跟著他們,很快熟悉了打獵生活,開始跟動物打交道?!?/p>
1980年,沈石溪開始了業余小說創作,這段經歷成為他的人生拐點,“我開始寫軍旅小說,后來寫了一兩篇動物和軍旅結合的小說,雜志的編輯就特別興奮,認為這個題材很別致,鼓勵我往這個方向努力?!庇谑?,這才有了“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
中國的兒童文學讀物完全可以跟國際一流兒童文學媲美
有人認為,近十年是中國兒童文學發展的“黃金十年”,沈石溪認為這個觀點恰如其分。
“我出生在上海,小的時候家庭困難,除了學校里的書是沒有其他讀物的。到了1965年,我上了中學,才在學校里的圖書館有了閱讀經歷。我們這一代人,沒有如今這樣的幸福生活?!鄙蚴貞浶r候,那時候中國的兒童文學約等于零。
而如今卻大為不同?!霸任覀兘o孩子啟蒙,非古即洋,很少有原創的兒童文學作品真正走進千家萬戶,但現在中國孩子的閱讀中,中國原創兒童文學能夠占到60%到70%,已經成為中國孩子的首選?!?/p>
采訪中沈石溪還聊到了剛剛榮獲國際安徒生獎的曹文軒,“曹文軒是我的老師。1984年到1986年我在軍藝文學系學習,曹文軒當時是北大的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年的課,那時候我的同學還有莫言等人。曹文軒是第一個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的中國人,這也證明了中國兒童文學取得的巨大進步。中國的兒童文學讀物完全可以跟國際一流兒童文學媲美?!?/p>
但顯然,發展迅猛的兒童文學市場也為這個圈子帶來了“浮躁”。“有一部分兒童文學寫作者希望能夠快速出成果,快點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市場上會出現許多粗制濫造的書籍,譬如動不動一年寫十幾本。”良莠不齊成為兒童圖書市場的現狀,在沈石溪看來,這一方面需要市場本身的調節,另一方面則需要媒體的引導,也更需要作家的自律,“不能為了錢去創作”。
而顯然,在現狀無法更改的情況下,如何選擇書籍成為兒童閱讀的重中之重。沈石溪建議,“我認為優秀的文化是全人類的。對于現代青少年來說,我認為有三點:一是國外最經典的,被一代又一代不同民族青少年喜歡的讀本;二是我們國家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的積淀,優秀的經典的國學應該讀;第三部分是當代的優秀的中國本土原創兒童文學,應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