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2日,由泰山體育產業集團、齊魯周刊社、世茂集團濟南·寬厚里、魯能體育文化公司、北京龍足匯體育文化有限公司聯手打造的“2016濟南世茂城市體育公園揭幕儀式暨濟南市體育局全民健身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在濟南世茂國際廣場·寬厚里舉行。山東省體育局局長張松林、濟南市體育局局長初偉,各主辦、協辦及承辦單位領導以及各大媒體共同見證了了世茂城市體育公園的開園。
在本次活動現場,濟南世茂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華,全國政協委員、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卞志良,齊魯周刊社社長、總編輯王勝軍,魯能體育文化公司副總經理韓榮,北京龍足匯體育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卞洪峰,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尹波先后致辭發言,來自臨淄足球博物館的蹴鞠表演隊為本次活動獻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蹴鞠表演,同時,作為特邀助陣嘉賓——由山東媒企聯盟意見領袖代表組成的老炮兒籃球隊也在揭幕儀式宣布正式成立。
世茂城市體育公園的正式啟動運營既是對全民健身理念的完美詮釋,也從另一個層面重新定義了城市體育健身產業,同時,也是齊魯周刊社邁向全媒體轉型過程中的一次產業實驗。
從體育文明到體育產業

2008年,為紀念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國務院批準從次年起,將每年8月8日設置為“全民健身日”,正式開啟了“全民健身”的序幕。2014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部署積極擴大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體育產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促進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體育強國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這一新政的出爐意義深遠,意味著全民健身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中國體育產業將迎來一次成長爆發期。
體育是現代文明以及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文明體現著一個國家的青春能量以及健康指數。隨著國家體育產業頂層設計的出臺,新生階層對于健康生活的渴求,體育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城市是體育資源最為集中之地,說起城市體育,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的是大型的體育場館,但這些場館有些交通便利但已年久失修,有的設施先進但遠離城區,使用率相對較低。除了大型體育場館,城市體育還以另一種形式存在,那就是住宅區以及住宅區附近的公園中的健身設施。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巨大的工作以及生活壓力使現代城市的中堅人群除了在家中休養生息,就是外出休閑,除了睡眠,他們花在住宅小區的時間越來越少。
作為全民健身倡議下最不可或缺的一環,城市體育的體現形式需要完善。此次2016世茂城市體育公園開啟了一種城市體育的新模式。在城市人群聚集的CBD建造體育公園,創新性與參與性都得到滿足,既彌補了城市人群沒有時間、沒有場地進行體育鍛煉的困境,又為城市CBD商業氛圍的營造提供了鮮活的樣板。
時代的脈象,彼此的雄心
據介紹,2016世茂城市體育公園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專業足球場地,可舉行5——7人制足球比賽;第二部分為綜合場地,作為多功能體育場,可進行籠足、籃球、網球、企業運動會等多種形式體育運動;第三部分為綠色健身跑道,采用獲得專利的專業草坪鋪就,可有效減輕運動損傷;第四部分為健身路徑,其間放置了多種專業戶外健身器材,適合各年齡段運動休閑使用。不但可以舉辦城市體育比賽,也為企業及組織舉行團體活動提供場地。
此次項目成功運營一段時間后,運營模式即可平移至城市其他商業區乃至其他城市,如此便可惠及更多人群。易平移復制成為項目另一個亮點。
齊魯周刊社策劃并參與主辦此次“2016世茂城市體育公園項目”,旨在響應國家“全民健身”號召,使更多熱愛體育的城市人群簡單、便捷地參與體育健身項目,無論是熱愛逛街的女性朋友、熱愛對抗競賽的業余足球、籃球隊員,還是喜歡飯后散步健身的情侶、長者和孩子,都能從世茂城市體育公園中享受運動的樂趣。
更值得一提的是,齊魯周刊社參與體育產業的變革,也為困境之下的媒體生存、發展,提供了某種轉型思路。擁抱產業的變革,用全新的姿態尋求傳播與商業的金色未來,這是齊魯周刊社打造全媒體生態版圖的商業進階。唯有自我的進階,才能在變革之中順勢而為,從而把握時代脈象,唯有時代的脈象才能傳播出你我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