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第三極》是一部以自然為背景、以人類活動為中心,講述青藏高原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部大型人文地理類紀錄片。《第三極》由五集紀錄片和一集花絮篇組成,每集46分鐘。全片以近40個故事的體量生動地展現了青藏高原上的生命之美和人們的祥和生活,反映了藏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傳統生活的延續。本來旨在解讀《第三極》中所蘊含的人文理念。
關鍵詞:第三極;人文理念;生命;信仰;傳承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1-0-01
《第三極》(曾海若,2015)是一部力爭從國際傳播的角度打造的大型人文地理類紀錄片,體現了“中國故事、國際表達”,它也是中國首部被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直接采購并推送到其全球電視網絡的國產紀錄片,可以說是首次中國自主紀錄片進入國際主流市場的成功案例。“第三極”是相對于南極、北極而言的一個地理概念,作為唯一一個有著人類豐富活動的極地地帶,青藏高原被稱為“第三極”,該紀錄片因此得名。該紀錄片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展現了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區青藏高原上的人類的生存活動,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令人驚嘆的平衡以及在極端嚴峻的自然環境中生命的堅韌,人們的善良與友愛。
紀錄片《第三極》以近40個敘事事件講述了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區上的人、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生活在藏區的人們對天地的敬畏、對生命的熱愛給動物帶來了安全感,高原上的人們樂意和動物生活在一起,人們在與動物的和諧共處中獲得了心靈的慰藉。所謂人文性,就是指紀錄片記錄生活的目的主要是對人類情感的一種發現,對人類生存的一種關注。[1]正如阿蘭·羅森沙爾在《紀錄片的良心》一書的“序言”中寫道:“紀錄片的作者闡明抉擇、解釋歷史和增進人類的相互理解……紀錄片必須展現、揭示人類的尊嚴。”[2]影片中,獵人多布杰每天都要穿過廢墟到森林深處去召喚藏獼猴,給兩千多只藏獼猴喂食,在春季桃花盛開的日子,多布杰要準備更多的食物保證新出生的猴寶寶的口糧。故事追溯到十幾年前,50多只藏獼猴闖進了多布杰所在的村子,偷吃莊稼,在沒有禁獵前,還是會有獵人捕殺猴子,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終村民不僅沒有把猴子殺光反而把房子讓給了猴子。村民們在政府的幫助下重新開墾荒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由于旅游業的發達加上山下相對更好一些的自然環境,使得村民的經濟條件得以改善,而多布杰曾經生活的那個村子現在已經變成了猴子的樂園。村民們相信,這些都是他們出讓土地給猴子后帶來的福報。在給藏獼猴喂食物時,大家嬉笑著要給猴子們取名字。在這里,人和動物真正做到了意義上的平等。
樸實的藏區人民相信福報輪回,將傳統文化保存并發展,延續著傳統生活習慣。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藏區人民也享受這高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從小跟著師父在山洞里修行的僧人次成也擁有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通過便捷的互聯網查詢資料潛心研究制藥,制成的藥丸盡數獻給有需要的人們。現代科技的侵入并沒有打破這片土地的寧靜,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在次成身上體現無遺。這一完美地融合在最年輕的格薩爾王傳說唱藝人斯塔多吉身上也有體現,他是一名西藏大學的學生,也是唯一一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格薩爾王傳的說唱藝人。格薩爾王傳的傳承全部靠神授,沒有文字記載,靠的就是最古老的口耳相傳的方式得以延續。因為有了現代科技,多吉可以把腦海里記錄下來的內容全部錄制下來,可以通過音頻繼續習得格薩爾王傳,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給藏區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人文社會紀錄片在題材取向上具有明顯的現實性,是符合紀錄片精神的。在紀錄片發展的初期,盧米埃爾兄弟所拍攝的《火車到站》、《水澆園丁》等所反映的就是典型的現實生活。紀錄片儼然成為了人類的一面鏡子,人類現實的生存之鏡,從鏡子中,我們理解人類自身的處境和狀態,從而使人類從觀照對方而得以觀照自身。[3]在觀影過程中,時時會被樸實的藏區人民的善良、感恩和克制感動,善念是最好的陪伴,才不會感到困惑與煩惱。藏民與動物朝夕生活,甚至和可能威脅他們生存的狼崽共寢共食。環境造就了他們為善的秉性,博大的胸襟,而正是因為他們,民族文化得以源遠流長、普世后人。不禁反觀我們身邊,在現代高科技的發展加快了我們生活節奏的同時,也使我們遺落了一些原始的優秀品質。功利的社會使得我們的內心變得浮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動物是平等的更像是一句口號,我們核算著性價比、計算著利益,功利的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甚至無暇顧及身邊人,更別說動物。
《第三極》著眼于普通藏民的生活,講述藏民故事,從他們的膚色、眼神、笑容中看到了生命的力量。這是一部較為出色的紀錄片,真正做到了“中國故事、國際表達”,讓這片凈土完美地呈現在世人面前,這部影片真正做到了超越國界,在闡述人與自然關系,人與動物的生命狀態的主題上,世界各國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都能找到心靈上的共鳴。遼闊壯麗的美景,樸實真誠的藏民,活潑可愛的動物、自然豐富的資源完美和諧地呈現在整部影片中。愿第三極永遠是片凈土,愿那里的人們永遠真誠。
注釋:
[1]景秀明:《紀錄的魔方》[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第8頁.
[2]轉引自任遠:《美國的電視紀錄片》,見《紀錄電影文獻》[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版,第640頁.
[3]周蘭:《紀錄片:影像對歷史的傳播》[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95-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