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睦劇源于清末,因淳安屬古睦州而得名,是流行在浙江杭州淳安一帶的傳統地方戲種。因其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濃厚的民俗色彩,較高的戲曲藝術價值,成為我國地方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素有“西子三千”美譽,作為淳安縣唯一的地方代表劇種,睦劇更應該成為淳安的一張文化名片。然而睦劇的發展卻頗具波折,命運多舛。本文旨在調研淳安縣睦劇保護傳承之現狀,分析其發展掣肘及助力,為睦劇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睦劇;文化遺產保護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4--01
一、淳安睦劇發展現狀
睦劇在淳安發展根基深厚,歷史上睦劇曾經歷三起三落,因為缺乏政府經濟支持,且沒有專業表演劇團,文化大環境走下坡路等種種原因,睦劇一度瀕于消失。可喜的是,如今踏著國家支持保護非遺的春風,淳安縣以睦劇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契機,加大了傳承和保護地方特色文化力度。通過走訪淳安縣睦劇團、業余睦劇團、淳安縣文化館,并對相關負責人進行采訪,我們了解到睦劇發展積極因素及面臨困境。
1.積極方面
(1)國家政策、資金支持
近年來國家愈加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睦劇被列為國家非遺之后,從國家到縣市鄉鎮均加大了對睦劇保護的力度。從走訪中我們了解到,淳安縣專業睦劇團、縣業余睦劇團、千島湖初中睦劇傳承基地的主要運轉資金均有政府財政支持。演員工資、演出補助、基礎設備購買等都能較快落到實處。
(2)睦劇保護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縣業余睦劇團,專業睦劇團相繼成立,在中小學的睦劇教育傳承基地也在穩步建設開展。睦劇參與文化下鄉,文化走親等各類活動不斷。睦劇新編小戲參與國家、省市等各級文化賽事均獲佳績。睦劇融入文化旅游項目也勢頭良好。各類媒體、報刊、雜志對睦劇的報道日趨增加。
(3)縣文化館睦劇創新工作進展較好,為睦劇注入生命力
縣文化館在睦劇創新方面走在全縣的前頭。文化館館長方有祿自2005年起,陸續創作了《鴛鴦馬》浙江省新農村建設《山野小曲》《好媳婦》等6部現代小戲,獲得省級金獎、創作獎等各類榮譽。這些小戲均與時下社會熱點相結合。
2.面臨困境
(1)睦劇市場萎縮,年輕人對睦劇認可度低
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文化娛樂與消費的多樣化、多極化,睦劇觀眾群大量流失,睦劇市場嚴重萎縮。問卷顯示,大多數青年人對睦劇一無所知,
(2)睦劇影響力有限
睦劇作為淳安地方劇種,流傳僅限于淳安一帶,影響力較小。相比之下,杭州越劇發展情況則好得多,越劇是人們熟悉的地方代表劇種,在全國都享有廣泛知名度,越劇劇團遍地開花。而淳安在今年才剛建立自己的專業劇團,睦劇在淳安之外地區幾乎沒有知名度。
(3)專業睦劇團與業余劇團發展未定,分工未明。
專業劇團成立,業余睦劇團不知何去何從。縣專業睦劇團由千島湖旅游集團管理,而業余睦劇團由文廣新局管理,諸如此類種種原因影響之下,專業睦劇團不是在業余睦劇團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而是另起爐灶。兩劇團未來發展規劃未定,分工不明。
(4)睦劇發展后繼無人,睦劇人才稀少
淳安現在出名的睦劇藝人基本都是原淳安睦劇團的老一輩優秀演員。很多當年科班出身的睦劇藝人在原睦劇團解散之后,到各處打工或另謀出路養家糊口,一些在睦劇編劇、作曲、表演上素質較高的老藝人也相繼去世。
(5)睦劇相關資料少,影像資料留存少
一方面,睦劇相關資料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時毀壞嚴重,現存影像資料極少。另一方面,由于財力物力有限,且當時對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較弱,后期的一些睦劇表演也未錄制視頻。睦劇影像資料等的缺失給睦劇的傳承和保護帶來困難。
二、睦劇發展對策和建議
1.資金支持——成立睦劇發展基金會
將保護睦劇的政府資金支持統一管理。前期政府投入應力度大一些,也可發動關心支持睦劇發展的各界人士進行捐款,捐款也放入基金會中,對做出較大貢獻的集團、個人予以適當表彰。
2.管理隊伍——成立一支睦劇發展專門管理隊伍
當前淳安睦劇劇團缺乏發展的統籌管理和信息交流等,使得各劇團發展相互沖擊。因此縣里需要成立一支專門管理隊伍,合理配置資源,使得各劇團發揮所長,推動縣整體睦劇團的發展。
3.人才支持——成立睦劇專業班子
縣里應成立睦劇研究班子。該研究班子負責睦劇資料的編纂整理,推動睦劇的改革和創新,吸納編劇、作曲、導演等各類人才。并且要成立自己的睦劇科班,建立人才培養機制,防止人才流失。
4.風尚引導——鼓勵縣內形成熱愛睦劇、以睦劇為自豪的風尚
針對青年學生,各學校可以開展睦劇進課堂的活動,在學生每日一歌,學校廣播中多播出睦劇歌曲,鼓勵學生學習、演唱睦劇。針對城鎮內各單位、各社區,可鼓勵其成立睦劇小型社團,學習睦劇,縣里派出睦劇表演家定期進行指導。農村是睦劇發展的主要陣地,要繼續開展睦劇送戲下鄉活動,同時也可鼓勵農村成立自己的睦劇團。縣內可開展睦劇歌唱大賽等活動,也作為睦劇社團開辦效果的檢驗。改變過去一些認為唱戲、學戲沒出息的老觀念,引導全縣人民保護重視地方戲劇,積極傳承地方文化遺產。
5.更好發揮宣傳媒體作用
電視臺“睦州戲苑”節目、電視新聞報道等,要使之常態化。并且積極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對睦劇進行介紹,對睦劇發展最近情況及時進行發布。
三、結語
淳安的千年文化很多都已經沉淀湖底,而淳安睦劇從明末清初開始,一路風雨走到了今天。優秀文化應該薪火相傳,文化的火種更不能在我們這一代熄滅。
參考文獻:
[1]《淳安睦劇》,睦劇藝社,2005.
[2]《淳安睦劇發展史》,浙江攝影出版社,2009.
[3]《千島湖初中睦劇鄉土教材》,千島湖初中,2015.